鼎科技/科技新貴追求「高時薪」 台積電排老幾?(蕭毅豪)

圖/獨家報導主筆室製作
圖/獨家報導主筆室製作

獨家報導 蕭毅豪/評論

當我們已經在職場奮鬥了幾年,你還在追求高年薪嗎?為了往後的生活健康與家人陪伴,我們該追求高「時」薪。

高時薪能提高人身自由度

把高時薪當作目標的科技人,將可帶給你更多自由時間,來陪伴家人、和讓自己持續成長,當自己的時薪越高時,代表你能使用的自由時間會更多,不須擔心表現不好被縮編、被調廠區、甚至被裁員資遣。

表一:指標科技公司時薪比較表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Tesla招募網站、稅單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Tesla招募網站、稅單

表一的工作時數計算原則:

  1. 即便下班到家,打開電腦回覆Email、看報告、寫報告、撰寫程式語言、Conference call都算是工作時數內。

  2. 邊開會邊打報告的多工方式不會被計入雙倍時數。

  3. 本表將國外與國內人才資歷、能力視為相同,都屬於國際人才,依此計算時薪。

  4. 一般台灣經副理等級,被挖角到歐美公司,普遍職位是高階工程師,按照績效才可能迅速升職。

依照此表的計算結果:

  1. Tesla AI Robot高階工程師的時薪是台積電經理的2.5倍,因爲Tesla薪資水準高於台灣的主因除了是國際大廠外,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顯示的平均保留工資(Reservation Wage)在過去4年已超過25%,在不讓通貨膨脹吃掉薪水前提下,美國薪資漲幅也很驚人。

  2. 故相對國家別不同下,台灣科技業經理人的年薪在相對低通膨的台灣生活難度其實相當低,所以我們該討論的比較指摽會來到「工作時數」與「時薪」。

  3. Tesla高階工程師的每年工作時數少於台積電經理人工作時數有912小時,這是驚人的差距!除了是美國公司福利制度、工作責任範圍的影響外,台灣科技主業是製造,製造需要維持產品的高品質、高良率,連帶影響台灣工程師、主管需要加班這個負擔上,就導致了整年度的工作時數因而大幅增加。

  4. Tesla高階工程師時薪是6,857台幣,這是「差益」與「差距」的對比,這是台灣科技人可以學習的目標。

我們可以試著計算自己現在,與退休那年的時薪,並比較國際人才的時薪,就能夠規劃屬於自己的時薪目標,是否足夠面對未來挑戰,或者換算成你想每週多幾小時自由時間,來折算成自己的時薪目標。

高時薪才算得上是人生自由

在只追求高年薪的台灣科技業新進者們,在想著如何在職場往上爬的同時,也該計畫自己開源的第二條財路,唯有把高年薪的目標,轉換成如何可以達到高時薪的心態,才能迎刃而解很多生活與生存的隱憂和風險,尤其基於家庭因素和個性因素下,無法出國任職高時薪工作時。

在僅有單份薪資的前提下,要提升自己往後的固定時薪,甚至當要轉換跑道時派上用場,通常有幾種方式:

  1. 董事,但有資格擔任此職位必須是股份佔比很高、被董事長推舉、亦或是被邀請獨董。

  2. 顧問,必須已有專精技術,且取得公司同意下,而被子公司或非競爭對手所聘僱。

  3. 講師,以擔任政府、學術單位為優先,再擔任企業講師。

  4. 投資,必須投資低風險、無庫存、和不須攤提硬體資本的生意模式,但也不一定是投資自己的事業。

  5. 公益,加入社會企業,幫助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忙弱勢族群生活,但這需要有創意的商務模式。

初步,可以仿造提升每年加薪幅度的4%為時薪成長幅度目標,再下一步即可源遠流長。

慢慢可以擺脫週一到週六,每天要待在公司超過9小時的窘境,因為多種身份帶來的高時薪可以滿足你應付生活所需,多出來的時間段就是訓練自己、陪伴家人的重要時刻。

家人才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1958年,美國心理學家Harry F. Harlow做過一個相當著名但也殘酷的恆河猴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父母與小孩的情感主要來自於為小孩提供舒適和觸覺接觸所帶來的存在感、信任感,而不僅僅是滿足食物等基本需求。我也認為這樣的親情信任感對於小孩後續的成長相當重要,也能防止小孩在未來的路上偏激,因為小孩信任你是金錢買不到的重要資產,這也是我常勉勵科技人要常花時間陪伴小孩的重要例證。

人生當中,會陪你到最後的是家人,包括另一半和小孩。當你花時間在工作、應酬時,該想想如何留一半的時間給他們,一起培養革命情感,為了能留更多時間陪家人,好方法之一就是精準的計畫提高自己的時薪。

1944年,賽局理論最終告訴我們,能夠決定比賽結果的是「人」,人可以干預和操控賽局結果,例如當我們只是公司的職員,即便你是董事長,股權沒有超過50%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被迫退休、被請走、被遣散的機率是在的,即便是OpenAI Sam Altman執行長也被董事會開除過,唯有想辦法提高自己能力和時薪才有機會面對變局。

AI正在縮小每個人學習能力和速度的差異度,當它越來越像人類時,這也是科技人的機會,利用AI的方便性來創造自己的價值和提升競爭力,才不會在賽局中被淘汰。大家都在人生道路上面臨賭注,也唯有建立自己的實力,補充自己的另一條成功財路,才能在任何賽局穩定向前走。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