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敢生養嗎

許多人樂觀看2023年有12萬5192對結婚,是近年的高點,希望去年的高結婚人數,能為龍年到來提振台灣的新生兒出生數。

超超低生育讓台灣正處於「生不如死」的時代,讓許多經濟、社會、醫療專家為台灣超高撫養比憂慮心急,更為台灣未來的勞動力、競爭力與國力燒腦。總人口數超過2350萬的台灣,近年新生兒竟都佔不到總人口數的1%,牙籤似的兒童與青少年人數如何支撐中老年的大棒槌?

雖然低生育是現代國家的趨勢,但許多政府都推出許多策略試圖減緩衝擊,之前日本以「避免人口少於1億」做為優先施政目標,大陸以「開放二孩」來調控生育數,德國不斷優化父母的有薪假、延長托育時間和彈性調整每週工時,讓父母的育兒不負壓力。

台灣年輕人除同樣有工作與育兒的衝突外,台灣的高房價更已擋阻了年輕人結婚的念想。2023年台灣婦女有偶人數創48.7%,是史上最低紀錄,女性初結婚年齡更突破30歲的整數關卡。整體社會的不婚、晚婚和晚育和不育,絕對生活環境與政府施政有所關聯。

今年是龍年,冀望賴政府提出各項務實的獎勵措施,營造讓青年男女樂於結婚、敢於生養的「信賴」台灣。(作者為空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