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英文要摒用「dragon」?中國官媒稱應改用「loong」為何引起討論

龍年
龍年

踏入農曆甲辰龍年,中國網絡上掀起「龍」一詞的中英文翻譯爭議。

今年官媒摒用「dragon」,改為「loong」。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報道「新春龍舞挑戰賽」活動時,將龍年譯為「Loong Year」,「龍舞」譯為「Loong Dance」,央視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英文名也譯作「Loong Chenchen」。

對照2012年的上一個龍年,中國政府並沒有使用「Loong」,當年官媒《環球時報》和英文報紙《中國日報》都採用 「Year of the Dragon」。

有學者對BBC分析指,這反映了中國官方希望掌握話語權,展現「文化自信」,但世界未必會流通這個翻譯。

央視網引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教授指,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著作中提到中國的龍,注音是loong,解釋時使用了dragon一詞,後來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出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將龍譯為dragon,這個翻譯延續至今。

報道指,西方龍是「口吐烈焰+巨翅長鱗+烈性如火」,形象負面,中國龍則是「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代表好運吉祥。因此,「Loong」更貼近中國龍的原意。

《北京日報》評論文章指,很多西方人看待中國的目光、翻譯中國的文化,帶著一種對異域文化居高臨下的審視,「比如近代史上,別人就把我們表述成『黃禍』、 『東亞病夫』」,在解決了『挨打』、 『挨餓』問題後,強起來的中國必須解決『挨罵』的問題,主動進行自我宣介。」並強調翻譯問題「絕非沒事找事,實則關乎潛移默化的形象認知」。

對此,有中國網民表示支持音譯,指「dragon那種像大蜥蜴,跟中國龍不一樣」、「中國龍是獨一無二的,漢語走向全世界,就應該把『龍』這個詞音譯」。持反對意見的網民則認為「越來越民族主義」,反諷稱「建議英文直接被拼音取代」。

龍年
有意見認為中國龍與西方龍不一樣。

「文化自信」與「去英語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卡耐基中國項目研究員莊嘉穎對BBC中文表示,事件反映出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和強調所謂的「文化自信」。

「大國,經常都希望留下自己的imprint(印記)。其實就好像美國人說職棒是world series,美式橄欖球超級杯是greatest sporting event in the world。但跟美國一樣,其他人可能不會管你,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北京市民與龍年裝飾合影
北京市民與龍年裝飾合影。

他表示,這跟近年的「去英語化」趨勢一脈相承,中國一方面希望表現出自主性,同時卻沒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因此在「民族自信」與「國際化」之間迷失。

「我們要問,到底要到什麼程度?如果翻譯要改用漢語拼音,那麼春節應該改為『Chun Festival』或『Chunjie』,農曆新年應譯作『Nongli New Year』,以後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要不要換成Zhonghua Remin Gongheguo(ZHRMGHG)?」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教育部同年將英語學習從中學提前至小學三年級,英語被視為面向世界的象徵。但習近平上台後提倡「四個自信」,抵禦「西方影響」,近年英語的地位明顯降級。

中國各地把英文翻譯改成漢語拼音,例如北京地鐵將「Station」改為「Zhan」,街道路標的也以拼音「Lu」替代「Road」。而在去年中國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取消初高中英語主科地位,或者降低高考外語分值。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告訴BBC中文,中國共產黨視語言為一種思想工具,也是教育的先天條件,官方的大趨勢是不希望英語流行。

「但現階段中文還是無法取代英文,只能在一些的小節上做,用中方宣傳機器來慢慢改變。『dragon』改為『loong』就反映出中國渴望掌握話語權的現象,但這是自嗨居多。」

他又認為,有關做法違反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相信「loong」很難成為世界主流用法。「語言是有生命力的,會隨著時代發展,如果所有字都要追溯到原文,這不是現代化的思維。」

往年過年,也有「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的爭論。學者莊嘉穎強調,農曆新年是亞洲多個地區的共同節日,如果英文譯名要在地化,「中國講Year of the Loong,那我們在星馬印尼要不要來一下Year of the Naga」。

他認為,中國更改自己的譯名沒問題,「你喜歡怎麼改就怎麼改,只要別強加在其他地方和文化,要求別人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