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大圓夢講堂 揭牌

龍華科大「圓夢講堂」揭牌,傳承傑出校友應天華勇敢逐夢精神。(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圓夢講堂」揭牌,傳承傑出校友應天華勇敢逐夢精神。(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圓夢講堂」揭牌,傳承傑出校友應天華勇敢逐夢精神。(圖:龍華科大提供)

「以夢想為動力,以行動為燃料!」龍華科技大學舉辦傑出校友應天華(龍翔號)系列特展暨圓夢講堂揭牌,紀念應天華成功製造我國第一架民間自行設計飛機「龍翔號」事蹟;應天華赴美事業有成後,慨然捐贈母校新台幣一千萬元成立圓夢基金,嘉惠許多擁有夢想及創意的龍華學子,期盼「圓夢講堂」的成立,不僅做為授課、講演場地,同時傳承應天華冒險犯難的無畏精神,讓龍華師生見賢思齊,勇敢逐夢。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翱翔天際,壯志凌雲」是許多人夢想,但是許多人只是想想,並沒有實際付出行動,而應天華不只做到了,而且是終其一生的追求。尤其應天華校友事業有成後,為感念孫法民創辦人當年的鼓勵與支持,使其得以實踐自己設計製造飛機的夢想,鼓勵學弟妹勇於追求夢想,將夢想付諸實現。

圓夢基金成立迄今已有二十八位學生、八件學生作品獲得總資金將近新台幣二百零七萬元挹注。葛自祥說,應天華對學校如何運用圓夢基金只有一個要求-「不要看學生的成績」,而是要看學生的創意及夢想有多大;這十餘年來應天華校友與夫人陳小平女士更陸續捐贈共達一千三百四十二萬餘元給學校,並且贊助學校舉辦藝術季等藝文活動,以及補助學子出國參加國際交流計畫,開拓龍華學子的國際視野。

龍華科大副校長林如貞,也代表董事會感謝應天華校友對母校的回饋。她說,應天華校友展現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精神,有獨到遠見、勇於承擔、踏實築夢。會中,應天華在美事業夥伴、也是龍華科大董事孫道濟,以及應天華夫人陳小平女士、應天華同窗好友李希麟、以及校友會理事長竇憲宗、龍華人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陳正豐,陸續分享他們與應天華在求學、創業及生活的點點滴滴;每每憶及應天華的至情至性,數度哽咽,場面溫馨感人。

畢業後,應天華先生繼續獲得孫法民創辦人資金,支持其成功製造出我國第一架民間自行設計製造的飛機「龍翔號」,於1978年試飛成功,並於當年第六屆總統就職日時作為獻禮,傳為美談。

「龍翔號」因為在台灣航空史上有其特殊意義,後來捐贈給桃園國際機場航空科學館陳展;二○一五年桃園機場為了擴建第三航廈與滑行道將航科館拆除,原有館藏和室外陳列的十八架展示機移往桃園軍用機場暫存。二○二一年初桃園航空城計畫進行實質開發,桃園軍用機場展開施工,存放十多架飛機陸續歸還軍方或轉贈大專院校,龍華科大獲悉後,立即爭取將「龍翔號」移至學校,並規劃「龍華圓夢講堂」陳列「龍翔號」等歷史文物,並藉由展場的相關影音資料回顧,讓龍華人深刻體會孫法民創辦人的識才遠見及應天華校友的毅力創新,並見證這段師生知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