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未條 油電水價 農曆年後恐調漲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油電價凍、緩漲機制,讓台電、中油去年大虧八二○億,台電累計虧損高達一一七九億,加上國際節能減碳聲浪高漲,春節後內閣將面臨油電價格檢討挑戰。經濟部官員不諱言,農曆年後,二月初先就浮動油價機制進行總檢討。因應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油價恢復正常浮動勢將調漲。 同時,面對台電財務巨額虧損,政府相關單位早已意識到嚴重性。馬英九總統在選前曾指出電價將在考慮節能減碳、民生經濟等因素下調整,但不會大幅調整。 經濟部官員表示,早在三年前,立院就已授權經濟部與台電,電價可以適度反映燃料成本。但未來即使調整,也會考慮民生基本用電,採基本用量以下不調,但拉高用電大戶電價方式辦理,實施方案將進一步開會檢討。 除了電價與油價須檢討外,水價也有調整壓力。為降低漏水率,台灣自來水公司預估未來十年將投入一三七二億汰換老舊管線,亦即每年須籌措百億資金,壓力相當大。台水主管指出,短期可自行舉債解決,但長期仍須讓水價合理化。 依目前浮動油價機制規範,減半調整門檻為國際指標油價達每桶一○○美元時實施,由中油、民眾及政府各吸收三分之一的緩漲機制啟動時機則為每桶一二○美元。但不論布蘭特、西德州或是杜拜等國際油價去年多維持在每桶逾一百美元以上水準,若不重檢討,國內油價減半調整恐呈為「常態」,因此官員透露,年後油價機制總檢討重點,將放在減半調整以及緩漲機制上。 相較中油去年大虧三八七億元,台電財務「黑洞」更大,去年虧損額達四三三億元,累計虧損達一一七九億元。以台電累積負債估算,若要在一年內全數反應在售電價格上,每度電至少須漲○.五元。若單單反應去年第四季化石燃料成本,換算影響每度電價調漲為○.二五七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