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清水地熱發電 ROT對外招商

為推動再生能源利用,宜蘭縣政府歷經兩年的籌設規劃,在5月11日正式公告「清水地熱發電整建、營運、移轉(ROT)招商案」,未來希望引進民間業者資金與技術,共同合作經營,讓清水地熱區成為台灣第一座商業運轉的地熱發電廠,宜蘭縣政府訂於明天上午10點,在台北辦理「清水地熱發電ROT案說明會」,正式對外招商。(賴沁沁報導)

宜蘭縣政府指出,民國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機發生,經濟部與國科會為探索地熱能源,選定三星鄉與大同鄉交界處的清水地熱進行探勘,建造了國內第一座3000千瓦的地熱發電廠,並移交台電公司營運。當時地熱生產井有八口,每小時最高發電量達到2100千瓦,後來因管線結垢與熱水產量降低,發電效益不佳,在民國82年關廠。宜蘭縣政府在民國90年初期,完成撥用清水地熱約13公頃土地後,積極規劃運用地熱資源,希望能讓舊「地熱井」再復生,並朝向建立一座具教育、環保及綠能的地熱能源生態園區發展。

「清水地熱發電整建、營運、移轉案(ROT)」將引進民間資金及專業先進技術,讓清水地熱區相關發電設備與地熱井,在整建修護後,以最短時間重新發電商業運轉,預估將至少可產生1,000千瓦的電力,年發電量約876萬度以上,一年可減少CO2排放5431公噸,約等於14.7座的大安森林公園。宜蘭縣政府表示,這項ROT案完成招商後,除了第一階段再生能源發電後,後續更將結合其他遊憩整體規劃,讓清水地熱利用再現生機,進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攝影:賴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