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標示不符 立委要求全面徹查

國內各大賣場、超商販售的進口食品標示不符,立委林滄敏指出,部分進口食品、零嘴缺乏中文標示,或是濃湯罐含有化學合成修飾澱粉還在市面上販售,期盼相關單位全面徹查,以確保民眾吃的健康。


立委林滄敏指出,很多民眾會購買大賣場、百貨公司甚至夜市的進口食品,不過這些進口食品標示不符,有的沒有中文標示,讓民眾不清楚食品的內容、成分,還有是否過期,甚至有進口食品也沒有明確標示是否含合法的修飾澱粉,期盼主管機關能全面徹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徐錦豐表示,對於沒有中文標示的進口食品,可要求回收下架、限期補正,否則可依法開罰,業者可處3萬到300萬元以下罰鍰,目前只有21種修飾澱粉是合法,進口食品應該要清楚標示哪一種,可要求業者改正,但如果業者確實有使用非法澱粉,也可依法開罰。


圖為:立委林滄敏(右)說明進口食品、零嘴內容物與標示不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