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檢討系列/別人帶廚師? 台灣隊只能帶泡麵?

里約奧運檢討系列/別人帶廚師? 台灣隊只能帶泡麵?

【編按】2016里約奧運閉幕,很快四年後、2020東京奧運將至。本屆奧運台灣隊拿下1金2銅,與教育部體育署在奧運前設定3金2銀1銅目標,有明顯落差。而從謝淑薇退賽事件、到戴資穎鞋子爭議,台灣體壇學到什麼?《民報》推出系列報導,一起關心台灣體育發展。 大型國際賽會,包括里約奧運,「國手吃泡麵」經常會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回歸到「運動選手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能助其拿下最佳表現」來探討。 「泡麵」問題,每逢大賽就遭炒作,焦點也經常遭簡化為「政府不夠照顧選手,讓選手只能吃泡麵。」於是、立委跳出來罵,國手在巴西只能以泡麵「果腹」,疾呼體育署了解並改善,然後得到體育署「吃泡麵只是解思鄉之情」的回覆,馬上又遭立委痛批「體育署不關心選手」。不完整的資訊,透過社群媒體與網路轉載,人人腦中彷彿浮現一個畫面,「我國國手可憐、在巴西只能吃泡麵。」 事實上,立委關心國手是好事,但「泡麵果腹」太誇大;「解思鄉之情」也是事實,但是資訊太過片面與零碎,沒能解答民眾的疑惑!體育署或許備感委屈,但沒能藉機清楚完整說明「飲食」安排,也讓相關話題陷入各說各話、信者恆信的局面。 怎麼吃太重要 科學訓練一環 飲食與營養、對於運動選手來說,當然重要!也不只在奧運期間重要,而是平日就重要,關乎「科學訓練」的重要環節。頂尖選手、特別是職業選手,自律甚嚴,怎麼吃、吃什麼都經專業人士嚴格控管,就是希望藉由飲食輔助,能幫助選手在競技場上、拿出最佳表現。 台灣選手,無論是習慣、還是備用,出國比賽確實一向都帶泡麵同行,而且是整箱整箱的帶。以里約奧運為例,因為南美洲地處遙遠、加上環境相對不熟悉,代表隊可能要待的時間不短,因此準備泡麵,以備不時之需。 吃泡麵、是習慣、是解饞、是現實、但平心而論,確實也帶著些許悲哀。因為只要回歸專業,我們該問的是「大賽期間吃泡麵,有助、還是有害?」如果很清楚選手在比賽期間該怎麼吃,主管機關如體育署,有沒有辦法滿足選手的需求,以達最佳表現? 相關問題,似乎也終於開始受到討論和關注。體育署競技組長洪志昌就表示,「未來亞奧運後勤,會特別考量飲食這塊。」他說,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先遣考察時,就會特別注意飲食方面,「若真有狀況,將極力爭取相關食品企業或餐飲集團合作,不排除『備妥食材,把廚房直接搬到前線』。」而2020東京奧運也一樣,台日飲食習慣與口味相近,因此洪志昌認為「問題不大」。 我代表團除了比賽,幾乎都在奧運選手村內。圖/中央社 把廚房搬到前線 體育署開始重視 「把廚房搬到(賽會)前線」,確實已有部分國家這麼做。洪志昌組長已開始關注問題,但更進一步,飲食問題可不只是「量」、「口味」、「方便性」而已。協助提升國家隊「正確飲食觀念」,也絕對有必要,即使在奧運選手村餐廳,有各式異國料理,但選手該如何選擇、對「表現」才最好?吃、不只滿足口腹之慾,才是重點。 國際媒體報導,選手村內的速食餐廳大排長龍,台灣也有國手反映,里約奧運的選手村餐廳,飲食與以往奧運不同,「菜色選擇少、重鹹、重口味」,加上因為擔心治安問題,選手也不太敢離開選手村太遠尋覓外食,顯見飲食確實是問題。代表團也非不關心、沒去設法解決,但在里約、解決方式有限。泡麵話題一出,台灣的電視談話性節目不明就裡,劈頭就是一陣狂罵,體育署急著解釋,拋出「解思鄉之情」一說,卻沒能完整解決社會大眾的疑問。 日本代表團照顧選手,帶廚師到里約選手村。圖/林瀛洲醫師提供 專業吃健康吃 有助選手表現 當然在奧運期間,里約僑胞的熱情讓代表團備感窩心,熱心準備了「家鄉味」,選手教練、團本部隊職員、甚至採訪記者的胃飽了、心也暖了。但回歸專業問題本質,還是要問「選手到底該吃什麼、該怎麼吃、有沒有這些該吃的能吃?」 有人說,台灣選手的泡麵,正如南韓選手的泡菜一樣,不吃就渾身不對勁。或許「心理滿足」也是一環,但對選手訓練與比賽來說,更應該期待的是高標準、高規格的「飲食專業」。泡麵到底能不能吃?該不該吃?什麼時間吃?留待專業的營養與運動飲食專家來解答。「習慣」不是不能改,相信追求卓越、追求突破的選手、教練和代表團,都會願意以「協助選手達成最佳表現」,來做最終考量。 延伸閱讀: 《里約奧運檢討系列/到底誰重視奧運金牌?》 《里約奧運檢討系列/到底誰讓單項運動協會變「邪」會?》 更多奧運新聞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