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落幕 梅克爾最大的挑戰才開始

德國大選落幕 梅克爾最大的挑戰才開始

德國昨(24)日舉行國會大選,由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贏得她執政的第四任期。但由於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CDU)與姐妹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SU)獲得32.9%的選票,比原先預期的34%至36%還低。儘管梅克爾仍順利當選,不過拿到20.6%的社會民主黨(SPD)選後宣佈不再與基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這讓梅克爾的新任期蒙上不小的陰影。 德國昨天舉行的國會大選,除了選出國會議員外,最受矚目的就是總理人選。德國為聯邦制,聯邦總理則依據所屬政黨在議會內的席次多寡決定,由最多數黨推派的總理候選人擔任。最多數黨若成功於議會中獲得過半席次,將成為「絕對多數」的執政黨;但若未能過半,則須與其他黨派協商籌組「聯合政府」。過去梅克爾便是與社民黨同組聯合政府,然而在24日投票後,社民黨因得票率比預期的還低,宣佈退出組成聯合政府,正式成為在野黨。 梅克爾當選的最大挑戰,另外在於另類選擇黨。選前梅克爾已明確表態,「不考慮與極右的AfD或左派的左翼黨合作」。但投票日後,卻出現二戰後最大反差。除了社民黨拿下二戰後最低票數外,以反伊斯蘭、反移民為政策主張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竟拿下了13%,不但成為國會第三大黨,這也是二戰後AfD所拿到最高票數。 儘管德國副總理兼外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在選前呼籲選民用選票拒絕民粹主義者。在德國由於難民政策興起一股反伊斯蘭的氣氛,許多候選人擔心「真正的納粹」可能也自二戰後,將首度進入聯邦政府(Bundestag),這也是左翼的另類選擇黨能異軍突起的原因。 然而梅克爾公開拒絕與另類選擇黨合作後,又面臨社民黨退出,恐怕是進退失據。目前跨進5%門檻進入國會的政黨還有自由民主黨(FDP)拿下10%,左派黨與綠黨各9%拿下。但強調自由經濟的自民黨與綠黨是光譜的兩邊,政策主張幾乎站在對立面,合作的空間恐怕不大。在小黨林立、主張各異的情況下,梅克爾的聯合政府籌組可說烏雲密佈。 此次大選投票率約76%,比起4年前的71.5%高出許多,外界評論為這是德國民主歷史上的「分水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