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凸顯政府經濟治理能力不足

近兩個月來,難堪經濟數字兩、三日一現,使得被認為已經進入「看守」階段的馬政府始料未及,也應付得焦頭爛額。倉促之間,行政院推出了「經濟體質強健方案」以為因應,號稱「轉骨藥湯」。對於此一方案的細節與優劣,各界已多有評論,暫按不表,倒是我們從其中看到一些政府運作的問題,這才是台灣面對經濟困境的隱憂。 才在上個月,從經濟部到國發會各官員還稱全年經濟成長率「保三」審慎樂觀,不到一個月,卻人人對此噤若寒蟬。這看似一件小事,但政府威信就在此種小事中涓滴流失。前年時,政府的經濟成長預估第一季就大幅下修,肇因於內需不如預期。當時,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對此表示「驚訝」,更狠狠打臉他自己才在兩個月前提出的「黃金交叉」(經濟成長率會高於失業率)。管中閔號稱計量經濟大師,又是主掌經濟政策擘劃的經建會主委,其經濟預測與判斷竟失準至此,叫一般民眾如何適從?這也是馬政府經濟威信崩潰之始。 理論上,政府對於經濟動態與數據是最應該、也最有能力掌握的,這也是民間據以作為投資、出口與長期消費決策的重要參考。但人民卻看到政府對於經濟情勢的研判與事實居然落差甚大,不但常遜於民間機構或學者的研判,且是在很短時間就被打臉。當政府威信在對於經濟情勢研判的失準中不斷流失,難道不是導致投資意願低落的元兇之一? 再者,行政院長毛治國在日昨「工業團體領袖會議」的演講中又提及:「下半年全球景氣突然下滑,我國亦不能倖免,經濟成長率預測接連下修之餘,又碰上股匯動盪…」。顯然,雖然政府為了因應經濟衰退提出了相關方案,心中仍將原因或罪因怪給國際經濟景氣衰退。我們曾多次指出,台灣的產業與出口結構的特質,在全球各主要出口國中,是最不能承受景氣衰退的,只要國際景氣一不好,台灣受到的衝擊都遠大於其他競爭國家,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已至為明顯。因此,政府當對於國際景氣的變動應更為敏感而更細膩地因應,尤其對於經濟成長的預估更應謹慎、慎言。如今,政府對全球景氣未能察覺於先,諉責於國際景氣衰退於後,如何讓人民產生信心? 最後,政府提出的「經濟體質強化方案」也缺乏中心思想。經濟政策最重要的是告訴人民經濟成功的定義為何、方案藍圖為何。我們只見到政府對於出口、投資等數字的重視,因為這些數字直接與經濟成長率相關。多年來,刺激出口、投資的方案多不勝數,或也對經濟成長率有所貢獻,但如果歷經了「六大新興產業」、「大三通」、「ECFA」、「產業有家、家有產業」、「經濟動能提升方案」、「三業四化」、…等數都數不完的政策,我們每個月領的薪水還是只能跟十五年前薪水能買到的東西一樣多,則這些政策對人民有何意義、有何重要?如果連政府都無法定義何謂「成功的經濟」,當然無法提出完整的願景、藍圖,只能在「出口、投資、創新」這些字眼與數字中拼湊片段的政策,無法有機連結,導致景氣好時無法加薪、景氣差時還要凍薪,究竟何時才能「經濟成功」? 馬政府很會仿效先進國家提出「N支箭」、「N.0」的政策,殊不知這些先進國家在口號背後都有完整的經濟願景與藍圖。在批評在野黨「空心」、「沒有財經人才」時,執政的馬政府恐須先好好檢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