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登輝前總統的思想與藏傳佛教兩者之比較看台灣人與西藏人

從李登輝前總統的思想與藏傳佛教兩者之比較看台灣人與西藏人

一、不斷追求主體性的台灣人 在國內長期以來的反對運動、民主運動乃至獨立運動的底流當中,所謂追求台灣人主體性的目標始終飄流於其間。但是這個主體性的思想根據究竟何在呢?其實這是許多人都在追求的課題。作者在1998年代表新國家連線(由彭明敏教授所帶領的政治團體)參選立法委員時,曾把自己五年多在報章、雜誌上所寫的文章,整理成題名為「尋找主體的無國之民=台灣主體理論的建構與批判」一書加以出版。在這本書當中,作者所嘗試的就是要尋找理論來脫離殖民統治的迫害、分化,以便去建構台灣要形成近代國家的主體理論。其後,為了追求這個主體性的理論基礎,作者在很長的一段期間,不斷研讀西洋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與法思想,並對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佛教理論做更深一層的研究、探討。 二、李登輝總統的「我是《不是我》的我」 2015年,李登輝前總統在日本月刊《VOICE》所刊登的文章中提出了他的重要思想:「私は私でないわたしになれ」。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要成為《不是我》的我,也就是說:李登輝總統所要追求的目標是「我是《不是我》的我」。這一句話其實蘊含這很深的意義,但是在台灣並沒有捲起旋風,其原因或許有幾個因素:1、在後現代主義的社會,哲學思想已然衰退,任何大的思想很難發揮作用,2、台灣人本來就沒有什麼主體性,只是因為被殖民統治,所以會產生暫時的群集來反抗外來政權,一旦反殖民成功之後,就好像已走到歷史的終點,不會繼續追求真正的自我是什麼的課題,就好像民進黨執政以後,就沒有台灣應該怎麼走下去的藍圖一般。3、沒有主體性的台灣人不會像西方人一般鍥而不捨地把民主主義所立基的基礎越挖越深,這就使得《受日本教育而有西洋思想概念的上一代台灣人》被《受國民黨教育而只會墮於追求私人利益、家族利益的台灣子孫》給當做耳邊風。換句話說,台灣人不像中國人把孔子的思想不斷作詮釋而去建構統治理論一般的氣勢。說好聽一點,台灣人是古意,講難聽一點,台灣人是笨蛋。 其實李登輝總統的「我要成為《不是我》的我」顯然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辯證法的發展,亦即:我當然是「我」,但是這個「我」卻會被更高層次的「我」所取代而成為「不是我」。最後,這兩個「我」會綜合而成為:「不是我」的我。 李登輝總統這句話的意思何在?其實,作者並不清楚,但是這個藉著辯證法所發展開來的思想,作者認為可以透過佛教思想(尤其是藏傳佛教的思想)的詮釋,而成為主體性思想建構的根基。這正是作者長年以來所要達成的宿願。 三、藏傳佛教的特色所顯示出來的藏台之別 或許很少人會把台灣人與西藏人(其實應稱為圖博人,為順應一般人的習慣用法與避免對新名詞的不解,仍以西藏稱呼)做比較。台灣人因為天險=台灣海峽的存在,使得台灣可以免於國共戰爭而走向民主,並以民主為手段漸漸產生國民國家的共識,但是一個產生群體意識不久的台灣人,尚無法去形成可以與他人區別的自我文化時,就無法產生獨自的動力去向外宣傳、主張自己的存在。因此,台灣明明已是一個國家,卻無法普獲世界的支持,雖然台灣的民主為人熟知,但如與西藏人相比,西藏人已經亡國,但是他們的流亡政府與僅十多萬的人民卻因為其獨特的文明與動力,使得他們的處境廣為世人支持,並使得其精神領袖達賴喇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更且透過他們的藏傳佛教征服許多西方的國家與人民,使得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流氓政府只能不斷扭曲西藏的歷史,卻反而暴露出中國人造假、殘暴的一面。 當我們將西藏人的藏傳佛教與李登輝的思想加以比較時,我們應該可以看出台灣人除了錢較多以外,實在比不上西藏人。對於這個說法,作者只要舉出如下一點即可清楚知悉:藏傳佛教有很多的修行儀軌,但是他們的儀軌是建立在比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高度理論=中觀歸謬論證派的哲學上面,這是在台灣從未出現過的現象。這個中觀歸謬論證派的哲學究竟有什麼特色呢?它有什麼魅力呢?,作者認為這個哲學思想是可以用來建構台灣人主體性理論的重要基礎,也可以讓我們見識到西藏人的深度。筆者將於下一次的專欄以簡單的話語來作介紹,敬請期待。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