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希望與信心 小英的當務之急

傳遞希望與信心 小英的當務之急

9月8日新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率新內閣宣誓就職,從林全前院長接下政院印信,賴內閣正式上路。交接過程非常順利,林前院長認為已經完成小英交付的階段性任務,很樂意的把重擔交給賴院長。賴院長感謝總統的信任並誓言「全力以赴,做出成績,不負國人所望」!內閣改組後,人民給予小英總統正面回應,有近7成民眾贊同這項安排,小英的民調也上升到46%,足足增加了16%。 回顧小英執政一年多以來,大風大浪不斷。「不當黨產條例」、「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性婚姻」、「司法改革」等捲起的風浪,一波波衝擊新政府。但是小英深知改革的重要,台灣必須改善體質才能生存於競爭激烈的國際社會,因此她堅持改革的決心從未改變。加上林全上任不久就傳出換閣揆的呼聲,但是不管聲音有多大,小英就是不動如山。因為她知道奠基的工作很重要,林全一定能忠實的執行她所交待的任務。再者,閣揆的折損率相當高,能夠擔任的人才有限,不能輕易更換。 小英的智慧與決心及她對政策的堅持,令人敬佩。不管民調急速下滑,她依然堅持改革的路線,按照她的擬定的計劃一步步向前推進。可惜的是,她欠缺與民眾的溝通,讓人民瞭解她施政的目標與策略。譬如,她説林全內閣已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但是未説明階段性任務是什麼,下一階段任務又是什麼?一共有幾個階段?她最終目標又是什麼? 總統的任務就是領導(Leadership)與管理(Management)。管理就是一般的行政工作,包括政策的推動。管理必須善用人才,用適當的人選擔任適當的職位,管理工作就會很輕鬆順暢。 領導工作就是高瞻遠矚制定國家政策,並與人民溝通,讓人民瞭解施政的目標、理念與路缐,帶給人民「希望與信心」。現代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必須先爭取民眾的信任,然後才可能獲得民眾的支持,而民眾的支持就是施政的基石。領導人與追隨者在相同的願景下,團結在一起向前邁進。領導的重要性不亞於管理,是總統本人的工作,不能由他人代勞。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與雷根(Ronald Reagan)就是兩個不同類型的總統。卡特的品德及智商高,大小事必定親自參與,是管理型的總統。過份注重細節,缺乏長遠的規劃及大破大立的魄力,加上與人民之間的溝通不足,終於因為內政及外交皆施展不開,在爭取連任的選戰中被雷根打敗。 雷根是在行政上完全授權給下屬,自己只掌握施政的方向,是領導型的總統。雷根也是溝通的高手,他擅長於傳遞國家的願景及施政理念給予民眾。雷根總統了解,若要振奮民心,就必須說到他們的心坎裡,要讓人民相信自己能做到原本認為太困難的事。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雷根總統獲得相當高的評價。 另外一位領導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半世紀前帶領美國人打破種族隔離政策,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當時南部各州執行禁止黑白人同校、同車、同餐飲等,種族歧視的政策,經歷數十年的努力才被打破。金是一位黑白人都尊敬的領袖,也是一位溝通的高手,1963 年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說不只打動人心,並且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內容優美又富情感,完美地傳達人們內心的夢想,因而成為美國近代最棒的一次演說。 小英總統心中一定有一幅美麗的台灣願景,及一套完整的台灣建國方略,並瞭解台灣可能遇到的危機及其化解的方案。可惜,它們並未傳遞到人民心中。賴院長上任後可以接手很多管理上的工作,總統可以用多一點時間與民眾溝通。當民眾可以分享總統的思維與見解,可以感應到總統的樂觀與自信,施政工作一定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