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丁衍藝術創作 有如幽默版台灣近代政治史

梅丁衍藝術創作 有如幽默版台灣近代政治史

還未拼完的孫文人像拼圖中,底層透露出毛澤東人臉,梅丁衍1991年的作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分不清是孫是毛的難解意象,從歷史、從現狀一語道破兩岸關係;而1996年的「哀敦砥悌」,更是詼諧直譯自Identity一字,透過裝置藝術的手法,如同靈骨塔般的、凸顯台灣的外交困境。 政治,一直是梅丁衍創作的上的思路、也是素材。 今年恰逢解嚴三十年,對成長於戒嚴時期的台灣第一代當代藝術家來說,禁錮又漫長的戒嚴年代,不只形塑出個體的成長記憶,更成了思想反轉的關鍵。解嚴前後急欲從政治封閉中解脫的社會狀態,為當代藝術衝撞出另一種可能性,當時,本土藝術家結合海歸派藝術家帶回的西方思潮,當代藝術的枝芽,於是逐漸橫生蔓延。不少第一代投入當代藝術的人,作品風格的熟成,就是以反思戒嚴、反芻冷戰為基底,只不過批判手法各異,有的直接揭竿起義、憤慨直白,借創作直指政治與社會的不公不義;有的則嘲諷揶揄、借物喻情,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重新思考主體文化的定位問題,而梅丁衍就屬於後者。 被告密思想有問題 對政治產生恐懼與反思 1977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主攻複合媒材創作的梅丁衍,連續獲得台陽美展銀牌獎、雄師美術新人獎,正是蓄勢待發。然而,當兵時,一段被告密說思想有問題、被為難的經驗,在那白色恐怖尚未消退的年代,讓他對政治產生了恐懼與反思之心,也間接影響了此後的創作思路。 在父親賣掉房子資助下,1983年,梅丁衍赴美,成了第一批到紐約攻讀藝術的留學生。在Pratt Institute就學期間,他投注於研究達達藝術,自此,帶著反叛精神、透過物件與符號來反諷政治,成了他創作的主要語法。身為外省第二代,身分認同的問題一直環繞於梅丁衍的成長過程中,而留美時期的海外華人生活經驗,更促使他透過創作,直接去思索身分認同、國族想像等議題。 梅丁衍1991年的作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在經歷了出國前的美術啟蒙、以及出國後、紐約洗禮與身分認同階段後,1993年,梅丁衍回台任教,文化認同、身分認同成為他藝術創作上的骨幹。解嚴後的1990年代,正是當代藝術百花齊放的時刻,創作者開始思索如何面對自身文化。本土化浪潮撲面而來,對過往戒嚴時期文化霸權的反撲,梅丁衍開始採用達達精神的反轉物件語意手法,以現成物件、或是老物件,亦莊亦諧、拼貼出當代創作者對於國族歷史、對於兩岸關係的思索。 走過身分認同 作品以梅式幽默諷喻政治 用大批的塑膠珠簾拼貼成大型千元大鈔,1998年的作品「戒急用忍」,是要回應當時台商一窩蜂投資中國的情況;還有2003年的「給我抱抱」,將邦交國國旗轉化為抱枕,要觀賞者成為行為藝術的演出者,抱抱這些枕頭、試圖了解這些邦交國,介於超現實主義與寫實主義中的手法意象,結合當時台灣的現實語境,梅丁衍的作品總能讓觀眾莞爾一笑,也形塑出了特殊、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梅式幽默。 梅丁衍1998年發表作品〈戒急用忍〉。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除了創作外,梅丁衍也關注戰後初期的台灣美術史,他著手研究犧牲於二二八事件中的左翼版畫家黃榮燦,也進一步分析50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美術狀態。梅丁衍認為,歷史對台灣人而言,是一項悲情的歷史包袱,以至於這塊土地上的政治文化認同,總是夾雜在原住民、中原傳統、日本殖民、以及冷戰時期的美式資本主義中,不斷來回擺盪。而解嚴後的台灣,更成了一個高度政治化的社會,茫然的虛無感,迫使大眾耽溺在物質的慣性消費中,梅丁衍每每感受到物質文化投射出的政治焦慮,而這樣的政治焦慮,也投射在他的作品中。 梅丁衍長期收集老物件,2009年的「台灣可樂」的個展,他把十多年來在網拍上買來的老東西,拍成了照片,再以電腦繪圖的技術,模擬成古典油畫,主題從二二八事件、延伸到敏感的兩岸問題。一把橫跨在幾個骷顱頭前的武士刀,加上一朵紀念性的康乃馨,幾項簡單物件,就點出了霧社事件的歷史原委;還有橫躺在軍槍前的老牌香菸,哀悼的是二二八事件;而充滿記憶的舊軍服和軍帽,卻又重現出國共內戰的慘痛歷史。 透過作品拋問題 混雜歷史、文化與認同 這些跨媒材的創作,彷彿是梅丁衍紓解鄉愁的手段,這份鄉愁不是地理上的鄉愁,而是混雜著歷史、文化、與認同的千絲萬縷,透過作品,他不斷挑戰、不斷質疑,也不斷向觀者拋出問題。 創作中的梅丁衍。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201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回顧展「尋梅啟事1976-2014回顧」,是梅丁衍近年來最大型的回顧展,完整展現他創作歷程中,每個階段的不同思路。從追尋兩岸間糾葛不清的政治情結,到反省韓戰後、美國文化的對台傾銷,再到思辯退出聯合國後的外交困境,以及解嚴後難解的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作品,符號般的點出當下的社會情境、做出一真見血的藝術詮釋,恰似一部幽默版的台灣近代政治史。 有人稱梅丁衍是政治藝術家,還有人將其稱之為台灣的達達主義之父,然而,對於梅丁衍而言,不斷地創作,都只是想在充斥著荒誕、矛盾與悖論的政治情境中,藉由藝術的反轉,尋覓出另一條、詮釋歷史的道路。(責任編輯:劉明堂) (本文由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標題為本報增改) 梅丁衍創作紀事 2014「尋梅啟事」市立美術館 台北 2013 「台灣之光」藝術計劃 台北 2009 「台灣可樂 」 藝星藝術中心 台北 2008 「台灣西打 」 伊通公園畫廊 台北 2008 個展 德鴻畫廊 台南市 2004 「梅式發滮:梅丁衍創作精選展」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藝文中心 基隆 2003 「哀敦砥悌」台北縣文化局藝文中心 板橋 2003 「搞破壞-台灣藝術家系列聯展之梅式解讀玩:梅丁衍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 2002「我可不可以傲慢一下?」誠品畫廊 台北 2000「給我抱抱」伊通公園 台北市 1998 「 勿偷邦」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新竹 1997 個展 MoMa畫廊 福岡市 日本 1996 「後現代繪畫」 臻品藝術中心 台中 1994 「哀敦砥悌」(裝置阿波羅) 印象藝術中心 台北 1993 「世說新語」 臻品藝術中心 台中 1992 個展 誠品畫廊 台北 1992 個展 臻品藝術中心 台中 1992 「告別紐約個展」 Amerisia Bank Gallery 紐約 1991 「 Zen in The Box」Seton Hall University N.J. 美國紐澤西州 1991 個展 456 Gallery 紐約 1989 「 O4 」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台中市立美術館 1985 個展 Pratt Institute 畫廊 紐約 1980 個展 龍門畫廊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