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矽谷創業精神何處尋?

台灣的矽谷創業精神何處尋?

最近重讀《區域優勢 : 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這一本書,它深入剖析及比較美國東西兩岸矽谷與一二八公路區高科技產業的文化及彼此之間的競爭,作者薩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名校,現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院長,她也是研究區域經濟及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國際知名學者。 在這一本著作裡,薩克瑟尼安提到矽谷的員工流動率特別高,平均35%,若是小型的迷你公司更高達59%。以企業員工規模而言,10人以下的迷你公司占70%,100人以下者占85%。矽谷是由多數分權式的中小企業所形成的專業社群網絡,而創投基金則是矽谷工程師創業資金的主要來源。薩克瑟尼安認為中央集權式的自給自足大型公司並不利企業因應外在環境快速的變遷,也難以營造區域創新的氛圍。 矽谷現象在台灣似曾相識,在某些關鍵點上,有許多驚人的巧合,這種巧合堪稱台灣的矽谷現象。台灣人早期一年換24個頭家, 人人想當頭家, 黑手創業靠的是親戚朋友以及標會的資金。人的流動性建構了社會及區域產業綿密的人際及社會網絡,商場的知訊和工程的技術也隨著人的流動而快速的擴散,蓬勃的創業精神造就了台灣過去半世紀以來中小企業的活力,貢獻於經濟的高度成長,並且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台灣創業的精神緣自何處?台灣有一句俗語說,「三步一崁店」。在台灣,人人想要做頭家,不願意「吃人的飯,犯人的問」,吃人家的頭路,老闆叫你做什麼工作,你就要去做什麼。因此,與其「頭家一個比,辛勞做半死」,不如自己當老板數鈔票,以後「賺大錢烏龜坐大廳」,否則「沒錢秀才人人驚」。「有錢講話會大聲,沒錢講話沒人聽」,這是普遍台灣人的觀念。 台灣人認為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努力,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有成功的機會,俗語説,工字(勿會)出頭,這是老一輩給兒孫的觀念,做工是永遠無法出人頭天,所以人一生的努力都想當老板,造成社會階級的流動。 矽谷沒有歷史包袱,擁有包容失敗的開放環境,創業家在不斷失敗中前仆後繼,仍勇於嘗試與創新。台灣人在創業的時候,也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強烈的驅動力就是想成功,卻不怕失敗,移民社會有容許犯錯失敗的精神,人離開故鄉在外創業,事業做得怎樣,甚至成功,連厝邊隔壁也不知道,因此失敗之後自然也沒有面子的問題。 許多人難以理解為什麼台灣人肯打拼,創業的速度相當快,就連做生意失敗的速度也很快,然而往往「打斷手骨顛倒勇」,幾年之後又是一條龍,等到下次見面,又拿出一張新公司的名片。這可有點像蘋果電腦前總裁史考利(John Sculley)所所說矽谷容錯現象:「在矽谷,如果有人失敗了,我們都知道那人很可能幾個月之內就會在其他公司東山再起。」 台灣在1960、70年代經濟起飛的時代,憑藉著傳統產業黑手的創業精神,後續在1980年代,交大的校友以專業工程師的身份,在竹科找新創事業成長的沃土,再接著台商絡繹於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在中國尋找異地二次創業的機會。如今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靠著金頭腦創新知識及商業模式,年輕人創業也未必是為了想要賺錢,而是視自我成就為人生的挑戰。 如今科技部要派50位博士生到矽谷學習創新的精神,或許這些博士生到了矽谷必須先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麽微軟蓋兹、臉書祖克伯、谷歌佩吉及布林、亞馬遜貝左斯等成功企業的創辦人沒有傲人的博士文憑,甚至連大學都沒讀完。總之,台灣經濟曾經靠著台灣人刻苦耐勞、冒險犯難與創業的精神起飛,我們的科技部長應了解這些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擬訂政策方向才不致造成嚴重的偏差。 參考文獻: 薩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彭蕙仙.常雲鳳譯,天下文化(台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