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名琴與名家─提琴篇(下冊):妖魔提琴與死神之弓的傳奇

小提琴被認為是「天使之音,魔鬼之器」,自古以來就比任何樂器更具神祕性,許多製琴家、演奏家、學者、專家,甚至愛琴成迷者、琴癡,為探求其祕,從未有厭倦的時候,因而產生了許許多多的逸聞、奇譚。這些離奇傳聞,與真實事跡、歷史和學識,共構而成一門「提琴學識」(Violin Lore);一代小提琴巨擘雷曼夷(Eduard Remenyi,1830-1898)被自己珍愛的琴弓殺死於音樂會演奏中;魔琴傑里尼(“Devil's Cellini”)作祟害人,此二項傳說,惶悚怪譚,即屬「提琴學識」二則。本書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與筆法,讓讀者在閱讀這些「音樂聊齋」的樂趣中,瞭解領會提琴製作藝術(The Arts of Violin Making)及其簡史。偉大的提琴家與他們所使用的琴和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聽眾激動地對帕格尼尼的神技及其所用的琴「加農砲(Canon, Guarneri del Gesù)」讚嘆不絕時,卻忽略了所持之弓。 一把弓的良窳,其影響甚至比琴還要深遠。弓必須被演奏家用極其敏銳的感受性加以操控,才能使提琴發出變化萬千的多彩音色,可以說是小提琴家手中的神奇魔棒(magic wand)。因此,韋歐第(Giovanni Battista Viotti,1755-1824)宣稱:「小提琴的關鍵在琴弓(“Leviolon, Cést l’archet”)」20世紀的小提琴泰斗海飛茲(Jacha Heifetz)時常告訴學生:「弓在演奏上往往比琴還要重要得多!」 人、琴、音樂,可謂「三位一體」(Trinity),關係密不可分。本書著重於19世紀與20世紀重要提琴製作名家(master violin makers),以及現代製琴名家之介紹,敘述其生平背景、師承學派,評論其作品之風格、工藝、漆藝、音質與鳴響(sonority),也提示製琴家在其樂器上所做的標(琴)籤(label)、烙印(brand)、印記(imprint)──為提琴製作藝業尚處萌芽階段,樂器市場昏天暗地,名琴贗品充斥的台灣,提供讀者購琴、選琴的基本鑑識與鑑價知識。 本書是台灣史上第一本兼綰提琴與琴弓最完備之專業論述著作。 作者簡介 / 陳義雄 彰化永靖人。古典音樂、樂教推展工作者。永靖小學畢業後赴台北就讀建國中學。因與舅舅同住常隨表哥聆聽78轉的唱片而開始接觸古典音樂。在學校隨林志華學習口琴,在陳暖玉教導下奠定樂理基礎。同時亦學習小提琴,師事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首席黃景鐘。並成為許常惠留法返歸國後第一位討教者而涉獵創作樂曲,〈餘三館詠絮〉為其得意之作。先後就讀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五年制英語專修科實驗班與東吳大學英語學系。英語閱讀能力之培養,對他日後從事古典音樂的各種推廣活動幫助甚大。 1960年代起,他開始一連串的音樂雜誌編輯工作並籌辦音樂會。1966年接任《愛樂月刊》無給職主編長達十年,出版各類音樂書籍;在台灣學生學習音樂、接觸音樂、中文書籍是從他和工作伙伴的努力開始。 以「有聲活動補文字宣揚之不足,相輔相成推展樂教」。編輯出書的同時,也創辦了台灣史上最早的二大音樂演藝機構之一「愛樂音樂社」(1974年改組為「樂府音樂社」),至2002年為止營運近40年,不僅引薦國際級演奏家在台灣各大小城市推動音樂會,亦承辦過如:陳必先、陳宏寬、胡乃元、陳郁秀、陳秋盛、蕭泰然⋯⋯等許多台灣重量級音樂家之音樂會;對作曲家新作品的推廣,如張貽泉、徐頌仁、楊聰賢等,更是不遺餘力。此外,亦積極籌劃創始拓展培育台灣樂壇原本欠缺的豎琴及其演奏人才,此為台灣史上的創舉,於台灣整體性的古典音樂推展有極大貢獻。 特別從1960至1980年代,具有熱情、又不許實質回報的音樂人陳義雄可謂為古典音樂在台灣傳播的重要推手之一,正如《台灣音樂百科辭書》所評:「古典音樂在台灣的傳播,從初始到步上軌道,陳義雄的貢獻相當深遠。」 ──摘引自《台灣音樂百科辭書》「陳義雄」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