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鄭文燦的氣度

​【專文】鄭文燦的氣度

桃園市長鄭文燦4月19日赴立法院參加前瞻建設計畫公聽會,在院外遭反年金改革民眾推擠衝撞。他事後感到腹部疼痛,4月24日到骨科診所檢查,發現左側第七根、第八根肋骨骨折。媒體曾報導反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追打立委、部長、縣市長,阻撓記者採訪、盤查監委座車的諸種惡行;鄭文燦傷勢曝光,更加突顯該聯盟的暴力本質,完全背離法治國家基本規範,其訴求難獲社會認同。 4月19日當天,鄭文燦原本想避開抗議人群,卻遭民眾不斷追罵,被寶特瓶丟頭、衝撞,最後只好快步進入立法院。他呼籲大家凡事理性,並未譴責施暴者,展現公眾人物的氣度與自制。鄭文燦事後雖感覺疼痛,但因桃園農業博覽會開幕在即,這段期間一直強忍疼痛,繼續公務行程,終因疼痛持續,24日中午才就醫檢查,發現兩根肋骨骨折。 台灣因為政黨對立嚴重,理性溝通空間飽受擠壓,一旦爆發議事衝突或街頭抗爭,那怕只是輕微肢體碰撞,根本毫髪無傷,當事人常藉故嚷嚷,擴大事端,指控對方動粗,搏取輿論同情。鄭文燦看來傷勢不輕,竟選擇隱忍以對,繼續公務行程,是典型的公而忘私,符合他就任市長以來,不分族群、不論藍綠,服務到位的施政風格。但為了公務,不顧身體疼痛,延誤就醫,卻是一名粗心的傷者。 除了鄭文燦之外,當天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也被推擠撞上鐵絲網受傷,彰化縣長魏明谷的腳被踹好幾下,銓敘部長周弘憲被猛烈撞擊。反年改民眾的暴力行為,已超越抗爭應有分際,其手法顯係受專業訓練者所為,豈能拿民眾相互推擠加以卸責?鄭文燦的傷勢就是會說話的證據。鄭文燦雖不提告,但強調仇恨暴力是「民主暗礁」,陳抗群眾已踰越言論自由範圍,構成明確違法。不提告是公眾人物的風度展現,嚴加究辦卻是司法機關無可逃避的責任。政府不可縱容暴力滋長,否則台灣將淪為危亂之邦。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