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食品不合格≠不安全?

【專文】食品不合格≠不安全?

國內接連發生有關食安問題時,經常會聽到政府官員對外表示,食品出問題是因為不符合現行國家制定標準不代表不安全,最常提到的是環境背景值問題,因此打算放寬現行規定的殘留標準。事實上有關藥物殘留標準之訂定,不僅要有足夠的科學數據(包括本土長期監控資料及相關動物實驗等),還須考量當地飲食習慣、耕作現況及風土人情等來做為判斷的基準。不只芬普尼,目前我國政府對於國內農藥、重金屬、化學物質、荷爾蒙等殘存於環境背景值以及飼料中殘留等研究相當匱乏,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來做為判定、制定殘留標準的依據,無法讓大眾信服。近年來中國大陸官方為洗刷黑心食品製造國的污名,確保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採取「零容忍」態度,來挽回消費者對政府施政的信心值得台灣借鏡。 此次政府針對芬普尼事件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決議,要求農委會在一年內提出國內芬普尼的環境背景值資料,而不是由少數人參考歐美日標準後訂出,較外界對過去專家會議主要在幫政府決策背書觀感不同,讓人期待。同樣為確保食物安全及解決有機農業經常碰到的受環境存在微量農藥殘留困擾,農委會也應該針對國內環境中,農藥、重金屬、抗生素、荷爾蒙等等,殘留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做為修(制)定相關標準及規範的重要依據,而不是拿環境背景值來做為人為疏失的藉口。表面上是體恤農民辛勞,卻反而傷害到整個農業的長遠發展,得不償失,政府不應重蹈漁業署過去對違法漁民的輕縱,換來歐盟的黃牌警告,損及台灣漁業辛苦塑造良好國際形象的覆轍。 政府官員一直認為民眾對農藥殘留零容忍的觀念不符實際,需要再教育。但是在消費者願意花多一點錢購買有機食品並不一定是為了支持環境永續而是為了食用更具安全性,畢竟要生產完全沒有使用農藥且可以沒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並非不可能;何況有機農業本來就不是每個農戶都適合,既然周遭環境不適合有機農產種植,為何要強求?可以改生產安全、安心 、無毒、友善耕作等作物;何況隨著網路時代的崛起,全球資訊即時快速流通,已進入由消費者主導的時代(許多食品大廠未能即時作出調整讓公司深陷困境),消費者已經能夠透過多元比較,以較低價格購買各式各樣的優質商品。由於有機並非唯一選項,還有其他經安全認證的食品可以供消費者選購,加以消費者對現行政府在食安把關效能上缺乏信心,政府貿然放寬有機農藥殘留標準的結果,可能讓消費者對市售標榜有機農產品更加沒有信心,進而降低購買國內有機食品的意願,更不利有機農業長遠發展。 消費者需要的是既合格又安全的農產品,除非政府保證的那些不合格但安全的農產品能大幅降低售價,讓消費者願意承擔食用可能的風險,否則消費者接受意願不高。政府施政不能關在冷氣房內做決策,也不能只靠冷冰冰的數據,還是要多點同理心,多傾聽民眾的聲音!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