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鈴會到笠詩刊信念不變─詩壇典範林亨泰

從銀鈴會到笠詩刊信念不變─詩壇典範林亨泰

詩人林亨泰屬於其所自稱的「跨越語言的一代」,他出生於1924年,在日治時期接受了完整的中高等教育,但在日語完全成為他賴以書寫與表達的工具之後,日本戰敗,台灣為中華民國所接收,接踵而來的便是在語言與文化上的強制性變革,使得這一整個世代的人們必須重新學習新的語言工具,甚至也有許多人因此成為失語的一代。如此的轉變,是來自於政治上的無奈,但在另一方面卻也造就了跨語言世代詩人與作家們的特異性。作為個別的詩人,林亨泰歷經不同的語言與風格時期,但他因此也是台灣文學發展的縮影,文化多重交織的體現。 林亨泰真正開始創作,是在1947年加入銀鈴會之後。銀鈴會是台灣極少數從戰前延續到戰後的文學團體,1942年由台中一中的學生所發起,戰後隨著成員來到省立台灣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銀鈴會重新集結,也吸引了許多愛好文學的青年加入。當時正就讀於台灣師範學院的林亨泰受到好友朱實之邀,加入了銀鈴會。在這段期間,影響林亨泰最深的莫過於擔任銀鈴會顧問的楊逵,在楊逵的鼓舞下,他開始積極發表詩作品於同人刊物《潮流》以及《新生報》「橋」副刊。此時林亨泰的作品有著相當顯著的現實主義風格,代表作諸如〈圍牆〉、〈按摩者〉、〈群眾〉、〈鳳凰木〉、〈新路〉等等,都顯露出濃厚的社會關懷與人性的批判。這些初期的作品同時也造就了林亨泰的第一本詩集《靈魂的產聲》(靈魂の產聲)的出版,收錄其中的均為日語詩作,由當時已因四六事件黑名單而逃亡的朱實作序,封面則由「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所設計。 現代派運動成員 作品有濃厚台灣意象 林亨泰夫婦的合照 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銀鈴會的活動後來因為1949年四六事件的動盪而戛然中止,之後成員多數遭受白色恐怖的侵擾,在不安的政治氛圍中,林亨泰也決定停筆不再寫作。直到五○年代中期,在偶然的機緣下邂逅《現代詩》,這才復又燃起林亨泰對詩的熱情與重新思索。他在1956年加入紀弦所主導的現代派運動,成為「九人籌備委員會」成員之一。林亨泰在這段期間所發表的作品首先是有台灣意象濃厚的《長的咽喉》詩集,然後是1955年在一個月內所寫下的符號詩系列。只不過,這些在短期間內所完成的符號詩,卻在《現代詩》上大約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全數刊登完畢,而林亨泰詩作的前衛性格,也從此深植人心。對林亨泰而言,所謂「前衛」的精神,主要是在於否定既有的概念與形式,並以破壞的方式來取得「新」的能量。無論如何,這種前衛性在當時不論思想或語言都被官方意識型態所箝制的高壓時代中,自是具有著特殊的意義。林亨泰在現代派時期的代表作除了一系列的符號詩之外,還有膾炙人口的〈風景No.1〉與〈風景No.2〉、〈亞熱帶〉與〈光〉等等。 林亨泰在五、六○年代在《現代詩》之外,也頻繁地於《創世紀》發表作品,此時的詩作大抵是屬於實驗性較強的現代主義風格。而刊登於《創世紀》且由五十一首組詩所構成的〈非情之歌〉,則成為他六○年代初期的代表作品。詩中取「黑」與「白」的意象貫穿,詩作動機主要來自冷戰的世界局勢,暗喻當時瀰漫於整體社會中的二元對立思。而「非情」是日文,意為「冷酷」、「無情」或「麻木不仁」。林亨泰在〈非情之歌〉系列詩作中,一方面意圖以黑白的意象結構來觀看世界與人生的百態,但更重要的,也是藉黑與白的對立,來質疑人類歷史永無止盡的衝突與犧牲。當然,就詩的效果來說,這黑與白就像「代號」一樣,在那言論還不自由的年代,可以任讀者來代換、投射他們心中的想像。 林亨泰女兒林巾力所著,林亨泰述說詩人的成長、體驗與心理過程。 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共同創辦笠詩刊 凝聚台灣本土詩人 就在現代主義詩發展到最高峰的六○年代中期,受到吳濁流《台灣文藝》創刊的啟發,林亨泰與其他同樣是本省籍的詩友們也共同創辦了《笠》詩刊,由他擔任首任主編。以「笠」這個台灣傳統生活中為大眾所熟悉的意象為名,其詩刊命名所暗示的無疑是將「台灣」作為創作的核心精神。而當林亨泰著手編輯《笠》詩刊時,獲得同仁的支持而得以在無需考慮銷售狀況等問題下,放手企劃了「笠下影」、「詩史資料」、「作品合評」等幾個專欄,並且負責了這些專欄的執筆。這幾個專欄後來都成為笠詩刊的特色,也維持了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對於台灣本土詩人的凝聚與創作有著相當大的貢獻。《笠》詩刊多是由同樣具有跨語言與跨文化背景的世代所組成,而這不但宣告台灣現代主義的另一場集結與變貌,同時也是林亨泰轉向下一個創作階段的分界線。 但是到了七○年代,林亨泰開始與病魔纏鬥,十年的光陰多在病榻中度過。此時的詩作傾向於對生活進行內省。而八○年代的作品《爪痕集》則是對應台灣當下時代的產物,也即在原本單一的大歷史逐漸崩解後,對那未必總是趨向理性的發展也不盡然是直線前進的歷史過程、以及人類在這龐大而無方位的生命驅力中的處境展開思索。同時也是在這段期間,由於台灣社會與政治上所面臨的變遷與改革,林亨泰也寫了許多諷諭政治人物與社會百態的詩作,如〈主權的更替〉、〈力量〉、〈老腽肭獸〉、〈一黨制〉等等,都可以說是屬於政治詩的範疇。這些詩作或是直白地道出人民對於政治的不滿,或是以比喻巧妙地諷刺社會的現狀,林亨泰的詩作再次地有了風格與題材上的變化。 大病之後作品 增添生命的審思與溫度 現代詩壇典範林亨泰 圖/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然而,1995年的又一場大病之後,林亨泰的語言能力大受損害,這對詩人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但林亨泰畢竟還是以強韌的生命力來嘗試跨越身體的障礙,他努力復健,並在體力逐漸恢復後仍勉強進行寫作。此一階段的詩作散見於各報章,這些大病之後的作品,內容多是回歸於對生命與生活的凝視與關照,少了形式的張揚,也沒有高分貝的吶喊,卻增添了生命的審思與溫度,與對生活的清明透徹。此時的代表作品包括〈誕生〉、〈自若〉、〈想入睡的一刻〉、〈人的存在〉、〈餘震〉以及〈《愛彌兒》讀後〉等系列詩作。 從戰後初期一路走來,林亨泰的詩作從早期帶有濃厚社會批判的現實主義而轉向現代主義,並在前衛詩的洗禮後又再度展露對政治與社會的關注,然而生命的轉折也令他走向另一個詩的境界,也就是在超越了二元的對立之後,詩人望見了生命的本質,而詩人的創造歷程,無疑就是生命的本身。(責任編輯:劉明堂) (本文由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標題為本報增改) 林亨泰創作年表 1924 生於日治時代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 1945 日本無條件投降,解役退伍。 1946 考入台灣師範學院(今台灣師大)。 1947 二二八事件。 加入「銀鈴會」以及師範學院「台語戲劇社」。 1948 開始投稿《新生報》「橋」副刊、銀鈴會《潮流》以及師範學院台語戲劇社《龍安文藝》。 1949 四六事件。 出版日文詩集《霊魂の産声》(銀鈴會編輯部)。 戒嚴令發佈。 1950 自台灣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 1952 《霊魂の産声》由陳保郁中譯,陸續刊登於《自立晚報》「新詩週刊」。 1955 出版中文詩集《長的咽喉》(新光書店)。 官方正式頒佈實施「戰鬥文藝運動」。 以筆名「恆太」發表作品投稿《現代詩》。 1955 參加現代派運動,為「九人籌備委員會」人員之一。 1964 發表〈非情之歌〉組詩五十一首於《創世紀》19期。 共同籌組雙月刊《笠》詩刊,並擔任首任主編。 1968 出版評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笠詩社)、以及《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新光書店)。 1968 出版譯作《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田園出版社) 1972 刊登〈林亨泰早期作品集〉於《笠》詩刊五十一期。 1974 應聘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委員。 1975 應聘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委員。 1981 評論作品〈中國現代詩理論與風格的演變〉收入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編《大學國文選》乙篇教材。 應聘《中國時報》第五屆新詩獎評審委員。 應聘《中國時報》第六屆新詩獎評審委員。 1984 出版《林亨泰詩集》(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獲頒《創世紀》詩刊三十週年評論獎。 1985 應邀美國麻州大學參加第四屆「台灣文學研究會」。 1986 出版詩集《爪痕集》 (笠詩社)。 應聘《中國時報》第九屆新詩獎評審委員。 1987 應聘第八屆「巫永福評論獎」評審委員。 台灣解除戒嚴。 1988 應聘《中國時報》第十一屆新詩獎評審委員、第九屆「巫永福評論獎」評審委員。 1990 出版詩集《跨不過的歷史》(尚書出版社) 1991 應聘《中國時報》第十四屆新詩評審獎、以及《聯合報》第一屆新詩獎評審委員。 1992 獲頒榮後文化基金會第二屆「榮後台灣詩獎」。 獲頒自立報系「台灣文學貢獻獎」。 1994 法國大學出版社編《世界文學大字典》收有〈林亨泰〉一條,由熊秉明執 筆。 應聘第十五屆「巫永福評論獎」評審委員、以及第三屆「陳秀喜詩獎」評審委員。 出版《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文化中心)。 呂興昌編《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上下兩冊(彰化文化中心)。 1995 Ursula Heinze de Lorenzo 翻譯〈非情之歌〉第九首,發表於西班牙O Correo 報 Galego。 1996 由John Balcom (陶忘機) 英譯詩集Black and White 在美國加州由Taoran Press 出版。 1998 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共十卷)(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1999 獲頒彰化縣文化局第一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 2000 獲頒鹽分地帶「資深台灣文學成就獎」。 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講席」。 2001 榮獲真理大學第五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2004 榮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6 康原《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玉山出版社)。 2007 林巾力《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印刻出版社) 2009 林亨泰《生命之詩──林亨泰中日文詩集》 2017 榮獲「第四十屆吳三連獎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