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透明革命!吳叡人:南方燒起下一波台灣轉型正義 民主深化運動

高醫透明革命!吳叡人:南方燒起下一波台灣轉型正義 民主深化運動

高醫轉型正義是歷史性運動,在國民黨威權侍從體制下,陳家(陳啟川家族)被收編的這些所謂侍從,對社會施加間接性的國家暴力,簡單而言就是這樣」!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說,台灣社會有非常多殘存的威權獨裁的因子,高醫就這和這一環有關,民主化過程當中,如果當時高醫陳家早一點處理,今天就不同款。 80年代台灣黨外運動影響下,出現校園民主化運動,要求大學自治,戒嚴時代殘留威權治理結構的改造,其也是參與者,他指,那時運動搞到公立(國立)大學就停了,所以國立大學大體上大學自治完成到一個階段,但私校問題因沒有處理,所以近年來私校問題和威權民主化有關,他認為高醫陳家是威權侍從體制利益交換結構下的產物,是轉型正義的問題層面,高醫轉型正義也可以說是新一波校園民主化的運動。 高醫轉型正義,現在有初步成果,監察院糾正教育部,走出第一步!他盼這個運動擴大社會連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高醫透明革命從南方燒起下一波轉型正義跟民主深化運動 「為紀念臺灣醫學之父暨高醫大創辦人杜聰明博士124歲冥誕,及其對臺灣醫學教育之貢獻,高醫大上周六舉辦『重拾杜聰明精神 研討會』。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應邀與談,從轉型正義的脈絡來看高醫事件,他坦言一開始其也沒馬上知覺到這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以為是私校結構問題,惟後來高醫問題歷史原貌越易清晰,也逼其重新深入思考轉型正義,也拓展其對轉型正義概念的想像,他認為,台灣社會有非常多殘存的黨國威權獨裁的因子,高醫就這和這一環有關,台灣民主或過程,私校問題沒有處理,私校很複雜,董事會和校方捐助人和學校經營者的關係,還有董事會和捐助者背後黨國體制的問題,可以說,是國家和資本勾結,非常複雜,並非過去,只要打倒國民黨就好! 吳分析說,黨國時代,國民黨獨裁政權,有一個統治體系,政治學者稱之為「威權侍從體制」,就是用利益交換,拿出一部分利益與在地勢力進行交換,建立一個結構性交換關係,這就是國民黨在台灣外來政權能夠在台灣吃香喝辣的主要原因。 在威權侍從體制裏面,怎麼看轉型正義,它會產生甚麼情況?吳說,其是桃園人,高雄陳家相較桃園吳家,也就是說,國民黨對其支持其政權的地方勢力用利益交換,然後包庇縱容,高醫的事情由此角度理解,陳家為何如此囂張,可將學校納入私產… 此外,他諷陳家不只竄改高醫歷史偽稱陳啟川是創辦人,其看一下網路有些內容,不禁怒諷x xx,他(陳啟川)現在竟變成台灣新民報創辦人,出幾塊錢,變成創辦人……..吳叡人說:「自己看到都很生氣」! https://zhm.100ke.info/zh-hant/%E9%99%B3%E5%95%9F%E5%B7%9D 國民黨對其支持其政權的地方勢力用利益交換、縱容,今日高醫問題,應該還有不少個案,在國民黨威權侍從體制下,被收編的這些所謂侍從,其過去研究會注意到國民黨交換的如地方客運、農會、漁會、水利會、信用部(小金庫)、 類似這樣東西…..他坦言未注意到地方勢力介入私立學校經營的問題,今天高醫問題,把這一塊「掀出來」讓他開始思考這一塊恐怕也是不小的一塊…. 吳說,高醫轉型正義不只要改歷史還有加害結構也要找出來,惟其說,這些台灣地方勢力有個特色,沒有很大忠誠心,隨任何黨執政都會忠誠,所以勢力龐根錯節,所以不管哪個執政黨恐怕都不會主動處理……所以要回到老路要用社會運動。 高醫轉型正義運動,他深感很遲才注意到,他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運動,很清楚說明國民黨威權時代殘餘勢力與其價值仍根深蒂固在台灣,這個運動把過去盲點點出來,提醒我們,還沒完成,還有很多事要做….. 他盼這個運動擴大社會連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高醫透明革命從南方燒起下一波轉型正義跟民主深化運動 ※(台灣新民報/資料來源,台灣文學館) http://sinmin.nmtl.gov.tw/opencms/sinmin/intro.html?rdm=1292378205362 《台灣民報》在東京創立,於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獲得總督府的批准搬回台灣發刊,同年八月一日第一六七期《台灣民報》,以報紙的方式出現於台北。 《台灣民報》週刊,從一九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的第三○六期起,改稱為《台灣新民報》,並在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五日,開始發行日刊《台灣新民報》。台灣新民報的內容是報導重於評論,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從事報導,尤其致力於糾正各日系報紙的歪曲事實與袒護日人言論。 因蘆溝橋事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急遽擴張,一九三七年《台灣新民報》被下令廢止漢文版。到一九四一年二月,又命改稱為《興南新聞》,在一九四四年三月台灣總督府把台灣所有的報紙合併為《台灣新報》,將這站在台灣人立場從事報導的台灣人唯一報紙,在二十五年的輝煌奮鬥中結束。 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專家中島教授於多年前在東京舊冊店發現一九三三年的《台灣新民報》,將之購買後轉贈本館珍藏。這是目前海內外唯一的孤本,其中包含很多日治時代台灣作家的作品,尤其是「鄉土文學論爭」的相關論文,這些新資料的出土,對台灣文學研究產生重大的影響。為將一九三三年《台灣新民報》資料公開及活用,本館特建置本系統,提供民眾查詢;爾後,如有其他年份之《台灣新民報》資料出土,將陸續建入,使資料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