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民》重現白色恐怖 數位修復版上映

「歷史的霧散了,景物都恢復清晰,但為什麼都含著淚水...」這段由吳念真導演所寫的文字,是1995年描寫「白色恐怖」的電影《超級大國民》的開場白,日前《超級大國民》的數位修復版重新在台灣戲院上映,導演萬仁說,希望年輕人看看這部片子,社會抗爭運動不分時代,50年代的政治殘酷不應該被遺忘。 《超級大國民》以「白色恐怖」的影響為主軸,藉主角許毅生參與政治讀書會遭判刑到出獄的沉重心路歷程,呈現當時的時代氛圍,由金馬影帝林揚、柯一正等人主演,發行後超過二十年,今年被選為國家電影中心修復的舊電影,在經過現代技術的數位修復翻新後,將再次於大銀幕跟觀眾見面。 《超級大國民》故事背景為戒嚴時期,主角許毅生因參與政治讀書會,遭判處無期徒刑,他堅持不出賣好友陳政一,卻使其遭槍決,服刑期間許也為了保護妻子與其離婚,卻導致妻子自殺、女兒頓失依靠的家庭悲劇。16年後許出獄了,對於好友的死滿懷愧疚,因此自囚於養老院十多年,在心臟病發後搬回女兒住處,經由探訪當時受難的獄友與關係人,藉此找尋陳政一的墓地。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也在臉書上推薦大家到戲院觀賞這部電影,他說,「這幾年來,每次重看這部電影,都有新的感動,像是利刃一刀刀刻在心中。」而去年,奇妙的緣分,也讓他跟電影中飾演枉死獄友的柯一正導演一起組成時代力量。 北藝大電影系教授李道明也到戲院重新觀賞這部片,並於臉書上表示,期盼年輕一輩的臺灣人能來看這部片,從而體認尚活在恐怖統治體制下仍積極追求公義真理與理想者的苦痛。李道明說,「千萬別被強國表面的經濟繁榮、富裕社會表象給矇騙了。極權體制不會給人們帶來真幸福的。」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角色陳政一在前往刑場時高舉雙手,左手比2右手比1,代表「二條一」,也就是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當時觸犯此法是唯一死刑。在戒嚴時期,凡支持言論自由、組織反對黨、挺台灣獨立運動等政治異議人士,只要被政府認定有嫌疑都會被冠上反政府的罪名,也因此造成許多冤獄事件。此經典畫面也成為《超級大國民》的海報。 萬仁導演表示,雖然戒嚴時期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但是希望藉由《超級大國民》探討高壓政治、家庭、朋友的故事,讓觀眾理解跟認同,每個時代都有當時年輕人爭取的「理想」,並呼應現在十分重要的「轉型正義」議題。《超級大國民》於10月28日起在台北跟高雄的戲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