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立刻,停止水泥高耗能產業傷害國土, 水泥根本沒有什麼戰略保護價值!

​現在 、立刻,停止水泥高耗能產業傷害國土, 水泥根本沒有什麼戰略保護價值!

「從蘇澳到花蓮這段濱臨太平洋最壯麗的海岸線上,有多少個水泥礦場隱身其中大肆開挖採礦,一個個山頭被大型機具剷平,日以繼夜好像沒有終止的一天,有人形容,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的湧水像人體中被切斷的血脈,那這些蠶食山林的水泥礦場像什麼呢?」—齊柏林 每當遇到最深沈的環境控訴,台灣業者的制式反應就是,這些產業雇用了多少人,對台灣經濟影響多大,至於水泥業者,甚至會上綱到「水泥是國安資產」。 我們就來談,水泥是不是很有價值的國安資產。 迷思一:“水泥為各國普遍認知的國家戰略資源,如果停止生產,全數改為進口,勢必仰人鼻息,拱手將經濟命脈操在別人手上,若進口國停止供料,將衍生重大國安危機。”水泥公會如是說。 請問台灣是能源出口國還是進口國? 從小到大,我們在台灣受到的國民教育就是,資源很珍貴。台灣資源不多,大家要愛惜資源。請問,製造水泥所需要的資源要多少? 根據環保署的數據,2011年單月 “水泥、造紙、鋼鐵及石化業四項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費量高達264.02萬公秉油當量,占工業部門能源消費量的51.01%,更占我國整體能源消費量的27.08%,比例驚人。”(Source)。 台灣是能源進口國,台灣98%的資源,本來就是進口。若遭到敵對勢力經濟封鎖,絕對不可能把能源用來燒石灰做水泥。這不用數學,用邏輯推論就知道,水泥是國安資源,若進口國停止供料會造成危機這句話,根本站不住腳。 還有,為了水泥在國家公園內採礦,卻辯說依法延展。說真的,為了蠅頭小利,卻破壞了最重要的景觀、森林、水保資源,亞泥是上市公司,這種大企業完全不願負起一點社會責任,完全藐視環境影響,真的是台灣最可惡的風景。(相關連結) 迷思二:需要水泥來搞建設。 齊淑英先進(東台灣生態保育聯盟)需要這麼多水泥嗎?的文章清楚指出,「在民國70-77年經濟大起飛時,有十大建設和大量民間的建築,水泥用量才1063-1396萬噸。報告書內指出民國80年需求為1304萬公噸,卻生產了2234萬公噸,其中930萬公噸外銷。」 請問現在台灣是發展中國家,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0%,還是接近已開發國家,經濟淨成長率介於1-3%? 現在台灣全國,還有看到如中國、印度的各種大型工地,大量使用水泥的機會?這用國小一年級的數學就知道,需要大量水泥來建設國家的論述,再次證明根本站不住腳。 迷思三:“水泥是零關稅的產品,業者本就有進口的自由,中國水泥的問題在於,他們利用政府補貼,以低於台灣業者的價格掠市,不符合公平競爭原則,尤其像水泥這種民生基礎產業。”亞泥如是說。 請問,競爭水泥這種產業幹嘛?! 水泥技術門檻低,根據財訊快報報導,“中國水泥企業達逾3,500家,由於技術門檻較低,加上前期刺激政策下各地普遍的投資衝動,大量企業湧入到這一行業;前10大水泥熟料生產企業的產能集中度為54%。數據顯示,2011至2015年間,水泥行業獲利總額大減70.6%。” 試問,這種沒有辦法獲利、需要耗費大量資源的產業,有什麼好競爭的。 然後,國內兩大水泥業者又跟人競爭了嗎? 根據字台北港董事長劉彥豪指出,“10年前國內兩大水泥業者以反壟斷法阻止其他業者引進成本較低的水泥,並且在北中南四大港口買下全部的水泥儲槽,讓進口商買水泥卻無處可放,使得水泥無法進口...國內業者用每噸2300元的價格賣給自己的民眾,但卻以1600元的價格外銷,對國內民眾並不公平,如果能開放進口,水泥價格就有降價的空間。” 「如果壟斷可以破除,我相信價格會差很多!」身兼國產母公司SIGMU集團總裁(旗下還有中保、興航等公司)的林孝信再度呼籲政府全面開放進口中國水泥。他說,不懂對岸每公噸水泥報價都不超過1000多元,「這邊(台灣)為何賣這麼貴?」 舉上述兩個例子的意義在於,所有的商人都會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優先,台泥、亞泥會,林孝信總裁也會,也因此,從這些利益矛盾的業者之間的辯論,彼此都會把資訊揭露,我們才能更接近真相。 國家發展的原則就是,把高耗能、高污染、低利益的公司轉型,或者讓他們出走。讓低耗能、低污然、高利益的公司根留。對於這些沒有社會責任,不在乎公共利益,不具備高盈利的公司,沒有理由補貼,沒有理由支持,沒有理由讓他們繼續傷害台灣的地形地貌,風景物產。 現在,立刻停止水泥高耗能產業傷害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