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玉山計畫」遭學者連署反對 全教總:不要撒錢來掩蓋問題

教育部「玉山計畫」遭學者連署反對 全教總:不要撒錢來掩蓋問題

教育部提出「玉山計畫」,預計明年開始,每年投入56億元經費進行提高高教薪資、提高學術加給、補助玉山學者,為優秀大專教師加薪,不過實際上能否解決高教問題,許多在第一線的教師抱持懷疑態度。全國教師總工會也在今(10)日召開記者會批評,高教的未來走向和諸多問題都未釐清,就撒錢來掩蓋高教的體質問題,呼籲玉山計畫應先暫緩,並強化配套措施再重新調整。 教育部將在2018年推出「玉山計畫」,內容包含「玉山學者」、「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0%」三大方案,以彈性薪資作為我國大專校院教學與研究人員之獎勵,預計將每年度投入最高56億元於高教預算,受益教師達1萬9,000人次。 不過許多國內學者也於近期發起「停止遴選式個案加薪,勿辱玉山之名」連署,批評「玉山計畫」倉促上路,甚至沒有開過公聽會讓民眾參與,政府如果覺得大學教師薪資結構有問題,請整體檢討生師比、工作量、兼職限制與待遇制度。目前包括前農委會主委、台大教授陳保基,及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都在其中,已經有120多人連署。 而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對此「銀彈計畫」也不以為然,認為台灣的高教問題很多,包括師生比偏差、兼任教師過多等,教育部始終沒拿出解決之道,卻想要撒錢來掩蓋問題,而「玉山計畫」每年耗資56億元,三年將達168億元,張旭政質疑「錢從哪裡來?會不會排擠其他相關預算?誰又擠的進去?拿的到錢?」 張旭正表示,高教體系已經有許多獎金、講座、計畫主持費用等幫教授加薪,教育部近年也釋出許多鬆綁措施,包括放寬校務基金、開放大學經營衍生企業等,「彷彿高教只剩一個,錢、錢、錢。」張旭正強調,教育工作者的薪資確實攸關師資穩定與素質,但若真的要改善高教工作者的待遇,不應獨厚教授,而要關注所有高教師資的待遇與勞動條件。 玉山計畫在許多大學教師間引起討論,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主張,不論是「玉山計劃」還是主持費加碼,對於各大學的教學、服務、研究環境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高額預算也將嚴重排擠其他資源,但決策過程卻缺乏民主式參與,有違程序正義。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也表示,所謂「優秀」大學教師的評比,不論教學或研究,經過許多嘗試都證明幾乎無法建立「客觀共識」的標準,評選過程反而助長裙帶文化,傷害高教生態至深。另外也有一名黃姓網友在臉書上直言,這個計劃的將會拉大教授與副教授的薪資差距、拉大有科技部計畫與沒有科技部計畫的大學教師的收入差距,以及拉大所謂玉山學者與非玉山學者之間的收入差距;根本問題除了應解決人才浪費外,「如果大專教師的收入過低,理應要從薪資調整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