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興高采烈

活得興高采烈

將一個月或一星期當作一生 下星期、下個月一覺醒來 發現自己還活蹦亂跳地活著 更會興高采烈迎接另一個新人生 要活出滿意的人生必須瞭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只要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在乎的事物上,此生就是值得的,也是快樂的。 選擇怎樣的人生沒有對錯,但有境界高低之別,若境界能提高,就可將直線人生轉化成不斷盤旋而上的人生。 「要讓一個人覺得幸福,只要讓他的駱駝走失,再讓他找到駱駝。」 「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好事,若還沒遇到好事,表示這件事還沒有結束。」 「假如你不為自己而活,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如果我們願意,這人生是儘夠我們享受了。」 忙碌高壓的時代,或許你我應該追求的是── 傾聽自我、關懷他人,以及一點傻氣與執著的必要。 二○一六年起臺灣全面實施週休二日,若加上國定假日與年休假,即便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碼也有三分之一是完全屬於自己可以運用的假日。 若是好好利用這些假日,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活出第二或第三個精采的人生。 若詢問周遭的朋友:「你上個週末假日做什麼事?」恐怕很多人會想半天才回答:「忘記了,睡個補眠覺,做些瑣事,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 只要想到即便工作期間都有三分之一的人生可以自己規劃,換句話說,假如從二十多歲工作到六十五歲退休,四十年左右大約有整整十三年的時間供我們揮灑;即便是現在已經四十多歲的人,至少還有五年以上的時間。若是善加利用這些時間活出第三個生命重心,那麼六十多歲真正從謀生的職場退下來之後,才能無縫接軌,繼續發光發熱。 所謂第三人生就是除了工作與家庭關係之外,利用休閒時間從事自己的興趣與活動,這可以讓我們的人生之旅更加安適與穩固。否則只有工作與家庭占據全部的人生,若是當中任何一個有問題,很容易影響到另一個,我們人生的完整性就變得傾斜了,若是利用占人生三分之一的休假日建立另一個生命重心,人生的組合加入了第三元素,就會增加更多可能性。除了「工作—家庭」之外,還多了「工作—興趣」、 「家庭—興趣」、「工作—家庭—興趣」,總共有四種不同的組合,當然也增加了人生的可能性與遭遇意外時更多的選擇。 或許有人覺得自己現在還很年輕,根本沒考慮到退休這麼遙遠的事情,即便如此,也要善加利用假日。我們必須瞭解並接受一個事實,一個人一輩子從事一種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個世界的典範轉移速度愈來愈快,某個新產品的發明取代了舊的;也許生活方式改變,很多行業就此消失,我們的人生也勢必會隨之改變。 這些年來,世界各國面對迅速攀升的失業率,無不卯足全力,一方面從人才培育著手,另一方面同步進行教育改革,因此,尋找天賦、讓天賦自由變成最夯的概念。 不過這現象也造成許多焦慮的家長與惶恐的學生,為了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天賦而煩惱。其實人的興趣與個性並非那麼單一的,在年輕時就非常篤定什麼是自己一生的最愛、知道什麼是自己擅長並能夠發揮貢獻的天賦,這種人應該是非常少數的特例,並非常態;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必須在漫漫人生裡、在相遇的人以及各種機緣巧合之下,一步一腳印的,或者跌跌撞撞的,經歷一次又一次不同的選擇,才形塑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 當然,有不少人從事的工作在短期內也許不會被發展迅速的科技或人工智慧取代,但是這些幸運的人同樣會面臨選擇轉彎的時刻。我們年輕時之所以從事某種行業,也許只是剛好有機會,或者考試通過了,或者有某種證照,我們有資格、有能力選擇這種人生,不代表真的喜歡這種生活。 這些年,我陸續到頂尖大學或明星科系演講,和那些一路過關斬將的優秀學生聊到生涯規劃的主題時,都會特別提醒這些天之驕子,人生最大的困境不是面對困難抉擇的徬徨,反而是因為一路順遂—考好成績、讀好學校,然後找到好工作,娶到好老婆或嫁個好先生,然後生個乖巧優秀的好孩子……然後一生就這麼過完了。因為太順利,一切又太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忘了原來人生還有不同的選擇,原來人生可以不是這麼過的。 這也是侯孝賢導演在很多年前的媒體採訪時所提到的、令我心有戚戚焉的一段話:當拍片過程太順利時,他反而會害怕,然後會想辦法出點狀況。他這樣主動給自己找麻煩,也是瞭解到一般人只有在面臨挫折、困頓、失敗、不如意時,才會停下來思考:再來要怎麼做?還有其他什麼可能性? 我也常提醒自己要不斷歸零,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或許就像動人的樂曲必有高低起伏,有快板,有慢板,有間奏,人生也因為波瀾起伏而顯得精采。 本文節錄:《活得興高采烈》一書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著作有《迷路原為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等。 李偉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李偉文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 http://www.sow.org.tw 目錄 自序 迴轉盤旋的人生 Part 1 天地無限心境寬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 快樂的選擇 旅行、流浪與家庭接待 輕重平衡的生活 利用假日開展第二人生 來自梭羅的啟示 偶爾生點小病之必要 尋找快樂之道 化解壓力的方法 從從容容過日子 Part 2 我的生命不設限 找到讓自己興高采烈的工作 擺脫當代文明病──心身症 超越爛工作,找回生活熱情 睡得飽、精神好、活得痛快 放棄雞肋找回熱情 清除雜物,清爽過生活 不再追求完美的勇氣 追尋那摘不到的星星 乘興而去,興盡而返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自我設限的人生 Part 3 對的事情就去做 楊力州的簡單幸福 我的清道夫老同學 令人無法抗拒的宋宏燾 「夫」字的定義 走出象牙塔的教授們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 看雲的閒情,猶熱的肝膽 島愈小,夢愈大 把夢想與興趣變成謀生工作 Part 4 撒下善念的種子 人生就是要有趣──Teddy 隨處結祥雲──羅綸有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筆記──張義 印刷當文創社會企業──陳建霖 林間有兩條路,我選擇寂靜那一條──范欽慧 答應後,全力以赴──劉月梅 永遠的荒野志工──巒大杉 教育現場的粗耕農──葉柏舜 不太乖教育節──蘇仰志 技職教育3.0──黃偉翔 阿普蛙工作室──林侃眉/吳健毅/潘儀蓁 睡在吊橋上的男人──廖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