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 小心高血壓上身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 小心高血壓上身

國民健康署統計,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3.7%,推估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65歲以上患有高血壓人口則超過6成。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長郭博昭指出,其中有不少患者可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換言之,若能及早確診並適當治療,可望降低罹患高血壓,甚至是腦部病變的機率。 郭博昭指出,統計發現,台灣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其中有數十萬至近百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不自知,甚至不清楚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導致腦部及心血管病變。研究並指出,有打鼾問題的民眾幾乎一半比例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 所謂「睡眠呼吸中止」指上呼吸道於睡眠過程中發生反覆性的呼吸暫停,時間長達10秒以上,每小時至少5次,有人一個晚上就暫停呼吸逾百次;而根據睡眠醫學會指出,國人至少有1.7~4.3%的比例,推估約40萬至上百萬人有打鼾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實際就醫治療者低於5千人,突顯問題被嚴重低估。 睡眠中心大排長龍 等1年不稀奇 郭博昭指出,「間歇性缺氧與高血壓、神經退化等疾病相關。」而睡眠呼吸中止就是一種呼吸暫時停止導致血氧濃度降低,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安全。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必須透過睡眠檢測記錄。 他進一步表示,各大醫療院所的睡眠檢測設備,成本動輒上百萬元,且供不應求,目前想透過健保給付檢測的民眾得排上3個月至1年不等,如果不想排這麼久,可以自費,但花費至少6千元起跳,即使排到床可以睡覺了,如果當天睡眠情況不佳,也會影響檢測結果,種種因素也降低民眾進行檢測的意願。睡眠呼吸中止可以透過可攜式血氧計,配合雲端系統,讓民眾在家睡覺就能完成檢測。 為了讓更多人正視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郭博昭設計一套線上檢測系統,主要配合血氧計,民眾在睡覺時套上指尖,就能測出一個晚上暫停呼吸的次數,以及每次缺氧的程度。 睡眠呼吸中止不乏學生族群 他先透過家人及學生進行檢測實驗,結果發現,1944年次的母親是「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郭說,母親根本不認為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甚至以為會打鼾的老公才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但檢測發現,母親晚上睡覺時每小時會缺氧23次,屬於中度患者,這可能都是母親罹患高血壓及失眠問題的原因之一,而在透過適當治療後,母親已降至「輕度」,也更能幫助控制高血壓的疾患。 除了家人與自我的睡眠檢測,系統在檢測學生的睡眠也發現,10名學生就有3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且程度從輕度至重度皆有,顯示睡眠呼吸中止問題的普遍性及嚴重性,盛行率遠高於現今醫界的認知,可能跟近年年輕人肥胖比例增加有關。 郭博昭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典型症狀就是打鼾,長期下來不僅會導致白天嗜睡、記憶減退等等,也比一般人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如果一直放任不治療,會導致高血壓及腦部等病變。 郭博昭表示,高達9成的高血壓患者原因不明,如果早期檢測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並給予適當治療,很有可能大幅改善並降低高血壓的情形。所謂適當的治療,除了減重及運動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也可視其嚴重程度使用持續性正壓呼吸器 (CPAP)、戴牙套或透過口鼻手術改善。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長郭博昭(右二)呼籲別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帶來的身體危害。圖/北醫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