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參審制的荒謬 民團辦模擬法庭徵陪審團演員

不滿參審制的荒謬 民團辦模擬法庭徵陪審團演員

司法院日前推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在全國各地律師公會舉行說明會,擬開放無前科、年滿23歲資格的國民,有機會被選任為「國民法官」參與重大刑案一審審判。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說,明年將舉辦模擬法庭,讓民眾瞭解「國民法官」與法官共審的荒謬,體驗擔任陪審團運作。 台灣陪審協會今(12)天舉辦「模擬法庭徵演員、立委扮裝齊相挺」記者會。民進黨立委陳曼麗與張靜戴上假髮、穿上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袍,高喊「不要假改革國民法官、我們要真改革陪審團」口號,徵求模擬法庭的演員,讓民眾理解陪審團運作,體驗各種制度的優劣。 張靜表示,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屬於「參審制」,看上去是與法官共同進行審判,但依照日本與德國的經驗,實際上當國民法官的意見與法官意見不同時,最後都以法官的意見為主。張靜擔心,如果台灣未來走上國民法官制度,可能還是和以前一樣,審判由法官決定,那麼參與審判的意義何在? 張靜提到,陪審制與參審制最大的不同,就是陪審團在審判過程中,與法官分工,負責事實認定,不會受到法官影響。陳曼麗也說,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擔任陪審員,陪審團不需要法律專業,由基礎的認知、常識,聽取檢辯雙方的陳述,參酌證據後,在判斷是否有罪,量刑的部分才是由法官決定,讓人民真正的介入審判。 張靜說,明年3月24日、25日兩天,將舉辦模擬法庭,在台北市民政局的協助下,將會在士林、北投兩區發放5,000份的問卷,邀請民眾擔任模擬法庭陪審團,依據檢辯雙方控訴,體驗擔任陪審團的感受,期望讓司法院看見一般民眾獨立判斷犯罪事實的能力。 另外,他也表示,舉辦模擬法庭,是為了讓大眾瞭解國民法官與法官共審、決議量刑等荒謬之處,讓社會看見自己有獨立判斷案件事實的能力,讓民眾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參與審判的一員,而非如過往在司法權威下顫抖,更不是為司法院新審判制度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