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計畫是否真的前瞻

行政院在三月份時端出了前瞻計畫大菜,準備透過編列約8825億的特別預算,強化基礎建設進而帶動投資機會,以及促進區域平衡等重要政策目標。之所以叫作前瞻,正因為前瞻看的是具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在審視前瞻計畫時,除了檢視預算是否有濫用之虞外,當然更要確認所規劃的相關建設是否符合前瞻精神。 以軌道建設為例,不少鐵路、捷運、輕軌的計畫獲得核定興建,其中不乏許多新計畫。而我們也清楚,中央的前瞻計畫僅是部分補助,餘下部分仍然需要地方政府自行籌措,所以總花費當然不僅有前瞻計畫所編列部分。除了花費之外,施工時間也是個問題。以高雄輕軌為例,從最早規畫到實際動工,中間由於BOT計畫失敗,而改由政府自行興建而拖延日久之外,即便從開工到第一階段完成,中間也已經經過三年的建設,更不用提之所以能完成第一階段,相當程度是所經之地大多不需再進行徵收程序而能直接動工之故。從需要花大錢及長時間的角度來看,姑且不談許多人批評的圈地、炒地皮的猜測,我們必須思考軌道建設的本質為何,才能進一步的判斷這是否為合理的投資。 以城市軌道建設來看,能夠在短時間內輸運大量人潮,進而減少私用車輛使交通狀況好轉,一直是改善交通的一項利器。但這方式要能夠有用,先決條件當然是人民願意使用,否則沒人搭乘的大眾交通工具,就無法達到政策目的。那麼為什麼人民會願意使用呢?我們若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比較一下私用車與軌道運輸的優缺點,可以發現搭乘軌道交通工具時,相較於開私用車需要專注在路況無法過度分神,軌道交通工具能夠有餘裕做些其它事情,例如看書、用手機、補眠等,具有利用移動時間效率的益處。此外捷運或輕軌的交通事故相對較少,具有較安全的性質;而與地面交通完全隔離的捷運,不會有塞車的問題,具有優先路權的輕軌,塞車問題也相對較少,同樣是其優勢。 但是軌道交通工具同樣也具有侷限性,最主要的問題除了票價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滿足使用者移動的需求。當今天各個站點距離出發地或是目的地太過遙遠時,前述的所有優點都敵不過便利性的需求,此時私用車的優勢就會展現,那就是能夠從出發地直接抵達目的地。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城市捷運路網會不斷的拓增,因為要增加可到的站點,降低不便的機會,進而讓更多人願意改搭軌道交通工具。 若我們從後照鏡來觀看未來,自然會得到需要增加軌道路網,進而運輸更多人民,降低私用車數量而改善交通的結論。而且由於公共建設具有外溢性,並不能單純只就收益點來考量,加上依過去經驗顯示增加運量需要培養人民搭乘習慣,所以興建軌道建設既然有這些好處,而面對如收益不足、運量有限的質疑時又有合理說詞,政治人物又能讓地方直接感受到建設啟動,當然容易成為施政的優先選擇。 可是我們若重新思考,既然是前瞻計畫,那我們只要前瞻一下,就會發現未來的時代變化之大,已經不是僅由後照鏡觀察的經驗可以滿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各大公司及車廠所研發的無人車系統,已經不再是理論階段,而是已有許多實務試乘,很有可能只要法規完善及再度確認安全無虞後,就會開始問世,時間可能會是五年之內。當我們觀察無人車的特色時,就會發現無人車同樣具備可利用移動時間、舒適安全的特性,而且只要導入程度愈高,那麼路面車況的優化程度就會愈高,愈能減少塞車的機會。 另外,無人車相對於計程車,除了安全性更高之外,由於不需要支付司機的人事費用,據試算車資可能會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下。如此一來,就連計程車費遠高於軌道運輸的問題都可能會獲得解決。更重要的是當無人車全面普及時,閒置車輛的必要性就大幅減少,以估算而言總車輛可能僅為現今的十分之一以下,自然也就解決現狀交通混亂、私用車過多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未來新建設的軌道運輸工具,特別是還不具足夠路網的軌道運輸工具,所有具優勢的部分都將不敵無人車,但劣勢的部分不變,這項劃時代的產物只要推出問世並且普及,那麼多數的軌道建設很可能都成為無效投資。 既然無人車科技很可能解決軌道運輸建設所想解決的問題,而且成真之日目前看來已不遙遠,在此同時想興建新的軌道建設還需要克服徵收土地、發包興建以及過程中的種種變數與交通黑暗期,建成之後可能再也不需要這項建設。既然如此,那麼這項建設是否還能稱之為「前瞻」,恐怕就不無疑問。地方政府在向中央爭取經費時,是否有將無人車導入後的變化,做為運量估算的依據之一,也是中央在核定經費時應該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由於前瞻計畫裡軌道建設就佔了約一半的比重,但有相當部分恐怕有成為無效投資的疑慮,以及後續維護與經營的支出壓力,在進行前瞻計畫之前,政府有必要真的以前瞻的思維,以未來的科技發展預測為藍圖,才能真的制定出符合台灣需求的前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