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瞭望】抓緊網路世代給農業帶來的新商機

【財經瞭望】抓緊網路世代給農業帶來的新商機

此次在義大利米蘭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展示網路世代透過科技將給農業帶來新的風貌與龐大商機,為此谷歌的施密特、微軟的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等紛紛投入農業創投,全球正掀起利用互聯網(Internet)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改變農業生產與通路的革命。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興起打破農業資訊長期被壟斷,消費者與生產者相隔天涯海角的籓離,將農產品行銷從傳統批發零售市場轉為網路交易,不僅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多樣且更快速的農漁產品,使得農產品的銷售量大幅成長,也因為減少中間層轉成本增加農民的收益。科技媒體Venture Beast即認為農業將是物聯網化最快的產業。事實上農業透過互聯網技術是可以有多面向發展包括: 1.將過去靠經驗傳承以及靠天吃飯的思維轉為可以透過互聯網技術由專家指導農民如何選種、何時播種、資材選購、適時適量灌溉、施肥、病害防治、收成等讓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品質更均一化,食用更具安全性。 2.可以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並透過與消費者及時公開溝通,建立以消費為導向的農業產銷體系。 3. 食安是未來農產品行銷的最基本要求,如何吃的健康將是一大挑戰,配合食品安全把關需求可以利用現有互聯網資源,建構農產品品質安全可追溯公共服務平台,落實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安控管。 4.透過互聯網技術為農業提供一條直達消費者的快速通道,由消費者與生產端直接對話,降低人為操控讓消費者的付出與農民生產所得更為合理等,這不僅是台灣農業產銷破除長期存在中間剝削的絕佳方式,也是提高農家所得和增加年輕人務農意願的良方。 配合此一趨勢,日本農林水産省將與民間企業(如永旺集團、雅瑪多運輸、全日空等)和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簡稱JA全農)等合作,運用互聯網建構把日本國産品牌農産品如北海道蜜瓜、山梨縣産黃金桃、日本青森蘋果等水果以及高級和牛與白米,從産地向亞洲富裕階層家中直接配送可以維持更佳的鮮度與品質的新機制,希望透過此一新機制力爭提前實現2020年農產品出口值達到1兆日圓的目標,也可以因應日本加入TPP對當地農業帶來的衝擊。另,根據中國官方統計目前與農產有關的電子商務平台數量超過3000個,去年透過農產品網路交易總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占農產品銷售額的3%,未來將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 而生鮮農產品行銷是台灣農業的優勢之一,然而在推動生鮮農產品互聯網行銷時,除了強調新鮮度外,快速檢疫和安全性更是重點。考慮到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為維持產品的鮮度、口感與品質需要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Cold Chain)與配送工程。歐美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等已經建構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使得農產品減少損耗、降低成本,間接增加了農產品產量和農業產值;日本果蔬有98%係透過冷鏈物流流通。在英國、荷蘭等許多歐洲國家,把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商貿物流設施,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列入每年政府基建專案,主體部分由政府投資建設,並從源頭確保冷鏈物流的品質與安全;法國政府每年用占農業補貼 25% 的財政撥款對改善農產品 運輸、儲備、加工及銷售的設施建設專案進行補貼;我國政府可以考慮對從事冷藏、冷鏈農產品運輸的企業給予政策優惠。 目前臺灣有超過2800億元新臺幣的冷凍冷藏食品銷售市場,每年有超過500億元新臺幣冷凍食品配送商機已初具規模,未來若能建構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建立農藥快篩技術、整合農產品安全認證與國際接軌等,將有助於台灣農產品透過互聯網擴大行銷通路,這也是政府想推動農業生產力4.0的兩大基本功之一(另一個為完備的農業產銷基礎資料庫)別只想一步登天。進入社群經濟時代網路與農業的融合將帶給農業產銷巨大變革與龐大商機,許多農業先進國家已經積極搶占商機,台灣別錯失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