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反攻大陸:蔣介石的美夢,美國人的噩夢

【專文】反攻大陸:蔣介石的美夢,美國人的噩夢

蔣介石被趕出中國,逃難來台後,年年喊「反攻大陸」,由於他沒有實力,反攻必須靠美國助他一臂之力,然而美國人只想保衛台灣,認為「反攻大陸」是「侵略中國」的行動,風險太大,也無勝算機會,美國總統始終避免被蔣拖下水,不同意他夢寐以求的計劃,因為他的美夢是美國人的噩夢。 1949年12月初,蔣介石在飛往台灣之前,他的專機特地先在南京上空盤旋了一圈,然後飛往溪口,揮淚告別故鄉,果真是「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此去,金陵只能夢裡尋。翌年3月1日,在中國下野的蔣先生,在台灣未經合法程序,宣稱復行視事,演出萬民擁戴、高呼萬歲的戲碼,又幹起了蔣總統。 3月13日,蔣召集黨政軍高級幹部訓話,沉痛地說,「我今天特別提醒大家,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年終,就隨大陸淪陷,已經滅亡了!」5月10日蔣透過廣播對民眾發表談話,誓言「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此後,「反攻大陸」成了蔣政權每逢節慶必呼的口號,台灣頭到台灣尾處處可見的標語。 韓戰意外救了蔣政權 現在讓我們造訪歷史,穿過時光隧道,回到1950年6月25日,這一天韓戰爆發,二天後,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防範國共軍交戰。杜魯門發表「台灣中立化宣言」,指出「台灣未來的地位,應待太平洋恢復安全,再以對日和約或基於聯合國考量來做決定。」 對蔣介石厭惡到極點的杜魯門,曾痛斥蔣宋家族貪污美援,一度考慮放棄蔣介石,有意扶持吳國楨或孫立人來治理台灣,然而韓戰使得國際局勢逆轉,救了風雨飄搖的蔣政權,美國不得不再度支持蔣介石。 韓戰使得美國朝野警覺共產主義對全球的威脅,在亞太地區,美國分別與日、韓、菲、澳、紐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卻獨獨漏掉了蔣政權佔領的台灣,讓蔣介石感到不安,因而主動向美國試探雙方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可能性。1953年3月19日蔣政權駐美大使顧維鈞會晤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F. Dulles),杜向顧表示,一旦美國與台灣簽署共同防禦條約,那麼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防線將趨於完整。探得美方意願後,蔣政權最有才幹的外交部長葉公超遂向美國駐華大使藍欽(K.L. Ranking)提出共同防禦條約的草案,1954 年2月25日美國國務院原則上同意這項建議,但由於國軍佔領外島,與共軍處於交戰狀態,使得美方有點疑慮,因為美國不想介入國共內戰。 8月11日,周恩來發表「解放台灣宣言」,9月3日共軍猛烈砲轟金門,這起事件成了美國與台灣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催化劑。稍後杜勒斯訪台,就雙方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一事與蔣交換意見,蔣卻不識時務,向杜推銷「反攻大陸」計劃,保證不須美國陸海空軍介入,只需提供後勤支援,國軍必能像諾曼地登陸一樣,長驅直入,消滅萬惡共匪,還都南京。國民黨敗退來台時,號稱陸軍有六十萬,軍機四百架,戰艦七十艘。沒有美援,要養這些兵和維護軍機戰艦都成問題,還能反攻大陸?聽在杜勒斯的耳裡,蔣簡直是在說夢話! 杜勒斯訪台後不久,美國主管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勃森(W.S. Robertson)飛抵台北,10月13日與蔣介石會談,告訴蔣,艾森豪原則上同意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但不包括外島,美國已委託紐西蘭向聯合國提議外島停火,蔣卻表示,停火影響軍心士氣甚大,不論有無第七艦隊協助,他已下令外島部隊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美國應該助他反攻大陸,此條約應將外島應列入。蔣得寸進尺,羅勃森聽了不勝其煩,告訴蔣,共軍若發動全面攻擊,導致外島淪陷,影響軍心士氣更大。 當時美國軍方高層認為,在外島沒交還給中共以前,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相當危險。艾森豪則強調,基於美國的安全利益,美國絕不容許台、澎落入中共之手,必須簽署此條約,但蔣不得藉此攻擊中國。 1954年11月2日葉公超與羅勃森以美、菲版本為範本,進行馬拉松談判,總共談了九次。美國與南韓的共同防禦條約,二天即敲定,美和蔣政權卻折騰了一個月。羅勃遜一開始即強調,未經美國同意,中華民國不得反攻大陸,或在未經同意下中華民國逕自採取行動讓美國被捲入與中共作戰。條約第六條,中華民國領土指的是台灣和澎湖,並限定國軍只能佈署於台灣,葉公超認為這樣的限制,實在沒道理,辯稱中華民國有責任防衛外島,要求美方對外島提供「完全的後勤支援」,羅對葉的討價還價,感到不耐煩,威脅談判不能拖太久,否則終止談判,最後雙方同意11月24日初簽,11月29日正式宣佈,這個關係台灣安全的條約,終於塵埃落定,葉公超功不可沒。12月2日,杜勒斯與葉公超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ROC and USA》,蔣視此條約為外交重大成就,天父賜其反攻大陸之機會,在簽約當天他在日記寫道:「此乃十年蒙恥忍辱,五年苦撐奮鬥之結果,從此我台灣反攻基地始得確定…天父賜我如此之厚,能不勉旃。」此條約持續了25年,直到1979年才畫下休止符。 第一次台海危機 共同防禦條約尚未經美國國會批准,中共在1955年1月10日發動攻擊大陳島,攻下大陳島附近的一江山島,藉此考驗美國的立場、測試美國的反應。葉公超1月19日會晤杜勒斯,杜表示,除金門較有防衛價值外,其他島嶼都該放棄,「守衛那幾塊石頭,實在沒道理」。不過,為了不影響台灣的軍心士氣,美國決定協防金馬,但不會公開聲明。蔣介石雖對美方公開聲明沒列入金馬,感到憤怒,但同意自大陳島撤退。1月29日美國國會通過《福爾摩莎決議案》,授權艾森豪必要時動用美軍保衛台澎以及附屬領土。2月11日,大陳島駐軍在美艦護航下撤退時,耐人尋味的是,共軍的魚雷艇也撤離大陳島水域,戰機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1955年2月9日美國參議院批准了共同防禦條約,隔日葉公超去見即將出國訪問的杜勒斯,杜坦率的批評,蔣年年喊「反攻大陸」是騙人的把戲,毛的兵員是蔣的十倍,如無外援,反攻無異於自殺。3月3日杜勒斯飛抵台北與蔣會談,雙方談得並不融洽。杜告訴蔣,聯合國視外島爭端為國際問題,不是國共內戰問題,同時力勸蔣別再喊「反攻大陸」,這樣會遭到世人恥笑,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蔣當然不可能接受杜勒斯的勸告。 隨後,羅勃森奉艾森豪之令,4月 24日與蔣會談,羅軟硬兼施,逼蔣「金馬撤軍」,蔣一口拒絕,讓艾森豪相當失望。在此之前,艾森豪曾致函邱吉爾徵求英方的意見,邱吉爾在回函說,英國認為金馬的地位與台澎不同,那些外島法律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台澎則非,美國為了防衛外島與中國戰爭並無正當性,他勸艾森豪,別讓蔣存有「反攻大陸」的幻想,「蔣值得你以盾保護,卻不值得你以劍去保護。」 經砲擊外島測試美國反應後,中共研判美國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係「防衛」性質,同時為了營造和平的表象,爭取第三世界的友誼,4月23日,周恩來在印尼萬隆亞非會議公開表示,「中國人民不欲和美國交戰,為緩和台海緊張,中國希望與美國對話」,言外之意,中共雖打「蔣幫」,但無意去捋美帝的虎鬚,畢竟美帝可不是紙老虎。外島暫時歸於平靜,第一次台海危機解除。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