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中客不來? 太魯閣入園人數不減反增

憂中客不來? 太魯閣入園人數不減反增

太魯閣國家公園向來是中客遊覽勝地,有媒體報導,去年遊客人次衰退第二名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而中客不來是竟是主因!?根據太管處今天統計,去年入園人次為465萬3千多人次,比105年的450萬4千多人次成長15萬人次,「陸客不來,台灣觀光雪崩?!」的說法顯似有「以偏概全」! 有媒體報導據觀光局統計,去年1至9月與前年同期比較,遊客衰退前十名為墾丁貓鼻頭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等,墾丁降59%最慘,太魯閣降43%次之,主因之一是中客減少。 太魯閣資深解說員林茂耀說,太管處園區有四個遊客服務中心,媒體報導遊客銳減,中客不來是主因?太管處不清楚這數據如何來,但太管處統計總括入園人數確實成長,與「中客不來」似乎無法劃上等號。 林茂耀說,事實上前年520過後,遊覽車進入太管處的確減少,但去年起韓客、港客、東南亞遊客都有明顯增加,中客並非「絕跡」,園區自由行、團客的中客仍不少,嚮往園區之美的歐美人士也常見,太管處雖無法確切「各國籍遊客」之人數,但各國籍遊客略有消長是常態。 蘇花公路及中橫公路是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2條主要的交通動線,包括清水斷崖、太魯閣、布洛灣、燕子口、天祥、碧綠神木及合歡山等知名的景點與步道也都分布在公路沿線。面對大量遊客進入園區,太管處持續針對遊客量聚集的據點推動遊客分流的計畫,例如遊客喜歡造訪的長春祠與砂卡礑步道,為了紓緩公路交通的壓力,於太魯閣口附近增建大客車臨時停車場,並調整週邊的行車動線,使交通更為順暢,遊憩品質更為提升,同時也增加遊客進入各景點及步道體驗國家公園之美的意願。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太管處在中橫公路沿線設有太魯閣、布洛灣、天祥及合歡山等遊客中心,提供遊客解說諮詢、展示及影片欣賞等服務,歡迎各國與本國遊客造訪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各國遊客最愛,這是布洛灣環流丘步道 ,綠水步道。圖/太管處提供 燕子口段天祥。圖/太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