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鮭魚壯麗生命,如今難覓回家之路

北美鮭魚壯麗生命,如今難覓回家之路

太平洋西北水域的鮭魚,曾在這片廣大海域迴遊至少700萬年歷史;從該地區出土的齒口鮭魚(saber-tooth salmon)化石,顯示此一事實。那段遠古時期,鮭魚物種在錯綜複雜的海岸生態環境,扮演重要角色,牠們將氮元素(肥料)以及其它養分,從海洋帶進溪流、河川;在那裡產卵孕育新生命,並將牠們餘生僅存的生命價值,貢獻成為鯨魚、熊隻(如北美棕熊),以及老鷹的食物;鮭魚還在上溯旅程,沿途滋養壯麗的海岸森林。 只要人們繼續住在太平洋西北海岸,鮭魚資源始終都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並有助於形塑區域性的「文化認同」;然而,鮭魚生存環境,如今遭逢強大衝擊。美國《生態觀察網》(Eco Watch)9月21日,一篇名為「當太平洋野生鮭魚掙扎求生,世界最大型紅鮭不迴流(World's Biggest Sockeye Run Shut Down as Wild Pacific Salmon Fight for Survival),專文內容指出,2016年加拿大西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的紅鮭數量創下史上新低紀錄,導致商業性,以及加拿大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位於弗雷澤河(the Fraser river)的紅鮭人工養殖漁場遭到強迫關閉。依照原先估計,今年可望有220萬隻紅鮭迴游至弗雷澤河上游產卵,如今數量則大量銳減至不足90萬隻;往年充斥麕集鮭魚的河口,如今寥寥無幾。 鮭魚是太平洋西北海岸社區的定義標幟,特別是對第一民族原住民而言;人們向來視西北海岸為「太平洋的鮭魚森林」( Pacific salmon forest,即鮭魚讓當地森林,洋溢生意盎然的熱鬧氣息。)鮭魚不但供應西海岸食物,也在漁業及生態觀光的基礎上,幫助海岸地區,開展永續經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鮭魚在大海與河流之間往覆的迴游「生命循環」,早就成了西海岸兒童小學課本裡,不可或缺(熟識的)生命教材之一。 據加拿大《太平洋鮭魚基金會》(Pacific Salmon Foundation)公布的資料顯示,鮭魚的遷徙旅程往往長達3千公里,成了世界上最驚人的壯舉之一;在海洋渡過成年生活的鮭魚,將轉進河口展開艱鉅的逆游上溯,回到原先的孵化地點產卵並且死亡。有機會完成這趟生命壯舉,回到淡水河完成生育者,約只有鮭魚群裡面的1/1000。 氣候變遷升溫威脅 究竟「氣候變遷」對鮭魚造成什麼影響?其一、全球氣候變遷,讓鮭魚面臨強大的生存壓力因子。紅鮭本來就氣溫變化極其敏感;換言之,雖只是微小幅度的海洋、河流暖化升溫,就足以讓鮭魚致命。其二、氣候變遷因素,讓山巒積雪變薄,導致山溪河道呈現低水位,讓紅鮭的逆溯旅程,變得更加艱鉅。 海洋吸附了「氣候污染」所帶來的主要環境壓力;從1970年至今,人類社會超過9成的污染排放,被海洋吸收,導致如下後果:其一、暖化現象多數呈現於海洋表層的75公尺以內的海面;一份海洋研究評估報告發現, 從1971-2010年,75公尺深的海面,平均每10年升溫達攝氏0.11度。其二、僅管,海水溫度本就處於變動、高低震盪狀態;全球氣候變遷卻拉長了震盪期。其三、太平洋北美地區,一股質量龐大的相對溫暖水域「團塊」(the blob),會讓海流更加暖化,如再加上聖嬰(El Niño)現象,海域「加劇升溫」的效應,將無法避免。影響所及,導致對環境溫度極為敏感的鮭魚,食物來源減少;也間接造成避開熱流,往北遷移的鮭魚掠食者數量增多。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良環境,也導致鮭魚「罹患疾病」風險增加。其中包括了1.)爆發海洋蝨子疫情(圈養或野生鮭魚皆然);2.)心臟以及肌肉發炎疾病;3.) 寄生蟲罹患率昇高,特別容易發生於年輕鮭魚身上。總體而言,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疾病增多,會讓鮭魚的游行能力或進食能力降低,從而導致這些馬拉松健將,容易被其它掠食者獵殺。 克服大自然考驗,卻毀於人類危害? 鮭魚的數量減少,受影響者不只人類,也導致海岸生態系統以及野生動植物。例如,82種瀕危物種南方殺人鯨,本以帝王鮭(chinook)為主食;一旦鮭魚數量減少,其面臨絕種的可能性就跟著上升。 加拿大聯邦法官布魯斯·科恩(Justice Bruce Cohen)曾提出建言,要求政府部門 致力於弗雷澤河(the Fraser river)的紅鮭保護,採取多項立即行動,以拯救其脫離危殆處境;其中頗受關切的「立即行動」,包括應撤除人工漁場,不得圈養鮭魚,民眾也不要購買人工漁場生產的帝王鮭(chinook)、銀鮭(coho)。目前加拿大西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簡稱B.C.)弗雷澤河以南,至少有4座人工漁場,將野生鮭魚圈養起來,導致牠們無法返回孕育出生地產卵,而在B.C.原住民傳統領域內的鮭魚場,總數共有27座。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預測,包括人工漁場所帶來的生存(條件)環境改變,每10年就會導致重要的魚類(如鮭魚、鯡魚)往北遷徙18公里,嚴重影響區內原住民的漁獲數量。 專文最後指出,鮭魚擁有強韌生命力,從冰河時期數百萬年以來,面臨諸多挑戰,成功倖存至今;湍急的溪流擋不住牠們孕育生命的(本能)意志;也在人類傾倒毒物的惡劣環境,繼續存活。如今,鮭魚及其互相依存的生態系,能否在人為因素引發氣候變遷的後果,人工漁場,以及其它人類加諸的種種壓力因子之下,持續活下來?是個難解疑惑,也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2016年8月間,50位加拿大第一民族,發起對人工漁場的拆除開戰儀式。6分鐘短片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