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壇歷史廻廊】世界頂級鋼琴的歷史公案與引進台灣的故事

【台灣樂壇歷史廻廊】世界頂級鋼琴的歷史公案與引進台灣的故事

戰後的台灣,在1950-60年代,處於接受美援的貧窮境地,經濟力的薄弱,使音樂藝術無力成長、發展,音樂園地一遍荒蕪,樂壇上景況淒涼。市面上音樂書籍寥寥無幾,屈指可數,也沒有音樂雜誌、刊物傳播音樂資訊,傳遞音樂知識,提供音樂新知;沒有國際一流音樂家蒞臨獻演,只有零零星星本地音樂家辛苦自辦的音樂會。即使是全台首善之地的台北市,連一個像樣的音樂演出場地都沒有,更甭奢談美好的音樂廳,配備美好的鋼琴。 美好音樂廳配備美好的鋼琴 —— 愛樂大衆祈求的心願 1955年「空中交響樂團」(Symphony of the Air)(註1)在美國國務院文化交流節目項下,6月1日晚在台北市鋼架建構,四面通風的「三軍球場」(註2)演出,開啟了台灣的演藝(Performing Arts)事業。其後陸續來了許多卓越的音樂家,如:大提琴泰斗彼雅蒂葛爾斯基(Gregor .Piatigorsky)、「世紀之音」雅譽的女低音瑪麗安 · 安德遜(Marian Anderson)、鋼琴大師塞金(Rudolf Serkin)⋯⋯。這些大音樂家都面臨了極嚴重的困境;在劣質音效的場地,使用老舊不堪的鋼琴演奏——這使他們的藝術蒙塵,減損了光輝!當時主要的音樂會埸地「中山堂」,是會議、典禮儀式用途的傳統大禮堂建物,毫無音效的考量:「國際學舍」(註3)則主要是打籃球用的體育館——彼雅蒂葛爾斯基談及巡迴亞洲在台北的演出時,丢出一句令當時台北人感觸良深的話:「我在倉庫裏演奏!」 美好的音樂廳配備美好的鋼琴,成為愛樂大衆日夜祈求的心願。戰後才脫離日本的統治,由於經濟力的薄弱、資訊的閉塞,使用的鋼琴都是留下來的舊日本琴。或有新購,也都是日本貨,以日本第一品牌「山葉鋼琴」(YAMAHA)為主;「YAMAHA」成為鋼琴的同義字,人們只知山葉鋼琴,少有人知悉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更美好的歷史名琴。 直到1960年代,以「愛樂」(Philharmonic)為名的音樂事業機構「愛樂公司」,在一群熱愛音樂、不辭辛勞、不求名利,追求理想,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同心協力下創立。公司轄下的機構有「愛樂書店」(出版約百册音樂書籍)、「愛樂月刋」(當時台灣唯一的音樂雜誌)、「愛樂音樂社」(後改組為「樂府音樂社」,為台灣史上最早的二家音樂經紀機構之一),以及「台灣樂器公司」(引進優質歐美樂器)陸續成立。這是台灣史上劃時代的創擧;豐富了愛樂者的音樂學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音樂新知與資訊,也拓展了音樂視野! 史坦威鋼琴首度登台 「愛樂」首先取得代理權,引進了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名牌「史坦威鋼琴」(Steinway & Sons)。「史坦威」這個中文琴名,也於此時就己確定,並被延用迄今。為了突顯史坦威,讓台灣愛樂者瞭解其卓越的優質,經營者在愛樂出版的音樂叢書、文庫、音樂雜誌,以及舉辦的音樂會節目單(小冊)上刊登了許多頗令山葉鋼琴代理商「功學社」經營者懊惱,却又無可奈何的廣告,例如一則標題為「向鋼琴大師魯賓斯坦道歉!」的廣告,文案內容如下: 聯合報55年6月29日的新藝版上曾經這麼寫著:由樂器的缺乏,連帶就想到第二件事,當代世界名鋼琴家亞瑟 · 魯賓斯坦,因為台灣找不到一架德製的史坦威鋼琴而謝絕來台灣演奏⋯⋯籌辦單位遠東音樂社曾去函向魯賓斯坦情商,能否委屈改用山葉?他的經理人給這裡的回信,也許會引起此間代理商的不悅,但事實如此,也無可奈何。信中說:「大師從未聽過這種牌子。」以魯賓斯坦在世界樂壇的名望,我們不能埋怨他在選擇鋼琴的挑剔上毫不通融,只怪我們的音樂環境太落後⋯⋯ 現在,我們已經進口了史坦威鋼琴,雖然來遲了一步,但是,我們仍然要向魯賓斯坦道歉。 擁有美好的音樂廳配備優質鋼琴,這個愛樂大衆長年祈求的心願,終於在1972年達成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音樂廳沒有照例建在首善之地台北市。這是台灣首座因應音樂演藝目的而設立的音樂殿堂「中興堂」,座落於台中市,五月落成啟用,是台灣70年代演藝類建築的代表作。據說是聽從當時美國駐台大使馬康衞(Walter Patrick McConaughy)的建議,採購了一台「史坦威」鋼琴。 被抹黑而沈淪消失於台灣的歷史名琴 當中興堂正式啟用時,人們發現嵌在這台音樂會大鋼琴(Concert Grand Piano)上的原文琴名,不是愛樂者已熟知,愛樂公司代理進口的「Steinway & Sons」,而是在台灣從未聽説過的「Grotrian-Steinweg」!(註4) 樂壇上議論紛紛,諸多揣測;冒牌貨、假史坦威之流言,在有心人士推波助瀾下,不脛而走。「Grotrian-Steinweg」品牌鋼琴甫一現身台灣樂壇,就被抹黑、造謠中傷,百口莫辯而沈淪消失,很長一段時間被迫無奈地缺席於台灣的頂級鋼琴行列(註5),台灣的音樂行家、演藝機構與愛樂者,憑空失去了一項選擇,令人浩歎! 葛洛蒂安-史坦威(Grotrian-Steinweg)鋼琴(簡稱「葛洛蒂安」)是己創立逾180年,迄今仍屹立不搖,備受喜愛與讚美的少數歷史名琴之一。它較之大部分國人所熟知的「史坦威鋼琴」(Steinway & Sons),歷史更加悠久。事實上此二名牌鋼琴,系出同源。嚴格而論,葛樂蒂安鋼琴還是史坦威鋼琴製琴技術的肇始母廠!然而,在現代進步、高明的行銷策略下,「史坦威鋼琴」遂得以享名為「世界第一名牌鋼琴」!而行銷作風稍嫌保守的葛洛蒂安鋼琴,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上,就顯得氣勢弱了一點。 系出同源的兄弟鋼琴 無論在德國註冊的「葛洛蒂安-史坦威」也好,或是在美國註冊的「史坦威父子」也罷,其實都是源自一個名為「海因利希 · 恩格哈德 · 史坦威」(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的工作室。 這個工作室於1820年在德國的布朗許懷格市(Braunschweig)成立,由黑爾弗利希(Adolf Helfferich)、舒爾茲(H. O. w. Schulz)、葛洛蒂安和史坦威及繼承人等6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所組成,專門從事管風琴維修與鋼琴研製。1835年製造出第一台方形鋼琴(Square Pianoforte)。 1848年,德國爆發政治革命,為了因應戰時的需要,德國政府強行命令所有的工廠要用一半的資源生產麵包;另一方面每個家庭都必須繳給政府鋼鐵類金屬,再交由工廠製造槍炮與軍火器材。這個政治動亂自然也使得工作室的合夥人都陷入困境。面臨如此貧乏、食指浩繁的生活,家累較重的史坦威便興起了移民美國以逃避戰亂的念頭。 分道揚鑣——史坦威父子 美國建廠 1850年,這位於1797年2月15日誕生在沃夫夏庚小鎮(Wolfshagen)的製琴靈魂人物,留下大兒子狄歐鐸爾 · 史坦威(Theodor Steinweg)繼續在工作室研究並掌理業務。他自己則帶著妻子與另外3個兒子赴美,落腳紐約。 初抵紐約,史坦威把孩子都送去學習木板類的工作和倉庫管理,自己則到著名的鋼琴製造廠「Bacon & Raven」公司工作。在這家當時號稱「美國最大的鋼琴廠」打工不久,使他了解到美國鋼琴製作技術的底細,而油然產生了「何不自己建廠製作鋼琴?」的念頭。於是史坦威立刻就收購了英國人派爾森(Pirsson)的鎔鑄鋼架工作坊,成立鋼琴製造公司。 史坦威剛到美國就把姓名「海因利希 · 恩格哈德 · 史坦威」改成美語發音的「亨利 · 恩傑哈德 · 史坦威」(Henry · E. Steinway)。因此,這個新成立的鋼琴製造公司,也就取了一個既懷念德國原郷,又富美國風味的名字,叫做「史坦威父子」公司(Steinway & Sons)。史坦威父子公司以從前在德國工作室研究的優越技術產製鋼琴,迅即成為美國産製的最佳鋼琴。 鋼琴製造者心目中的典型 1865年,美國史坦威父子公司的主要成員相繼亡故,狄歐鐸爾 · 史坦威只好結束在德國原工作室的掌理與研究,並把工作室的權益(持股權)以當時銀幣2460Taler的價格賣給其他合夥人,然後赴美掌理風雨飄搖的史坦威父子鋼琴公司。 狄歐鐸爾留守德國期間,有許多機會與科學家和工程專家交往,其中有一位名叫赫爾姆霍茲(Herman von Helmholtz)的物理學家兼音響工程專家,他因為對各種樂器的諧和結構(Harmonic Structure)有獨到的研究而聞名於世。在與赫爾姆霍茲的交往中,讓狄歐鐸爾學習到更堅強深厚的科技才智巧思,日後得以善用,對史坦威父子公司的鋼琴做了無數的重大改良,使史坦威鋼琴更形完美,成為世界各地鋼琴製作者心目中的典範。 為了與德國的鋼琴製作技術接軌,史坦威的家族後代,威亷 · 史坦威(William Steinway)於1880年回到德國,在漢堡建立了第二廠。後來唯有這家漢堡廠産製的鋼琴,能夠維持並提升史坦威鋼琴的品質,得以與其他歐洲名琴爭勝,受到霍夫曼(Josef Hoffmann)、魯賓斯坦⋯⋯等眾多鋼琴巨擘的喜愛。 葛洛蒂安製琴傳統創立者 福利德里 · 葛洛蒂安(Friedrich Grotrian)於1830年誔生在布朗許懷格市附近。年輕時就曾到莫斯科,憑著優異的技術從事樂器的製作與維修工作,在當地擁有一家極為興旺的樂器店坊,營運長達25年之久。其實早在1835年,葛洛蒂安就與老史坦威合作,共同打造了第一台「方形鋼琴」;這台純手工精製的鋼琴,為「葛洛蒂安-史坦威」品牌鋼琴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1855年後,葛洛蒂安獲得叔父一筆巨額遺產,乃決定賣掉莫斯科的店坊,回到家鄉。此時景仰他己久的狄歐鐸爾 · 史坦威立即力邀他重新加入工作室,期待這位老葛洛蒂安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藝能夠帶來創新。1858年,老葛洛蒂安成為這家公司(原工作室)的股東;他的製作理念與創意,提升了公司產製的鋼琴品質。福利德里 · 葛洛蒂安卻在二年後(1860)過世,兒子威亷(Wilhelm Grotrian,1843-1917)繼承了父親卓越的才華,更進一步使這家源自工作室的公司,成為德國最大的鋼琴製作廠之一。 威亷 · 葛洛蒂安建立的鋼琴王國 1865年,狄歐鐸爾 · 史坦威無奈的賣掉股權,赴美處理家族在「史坦威父子」公司的經營管理問題,並全面執掌了整個業務。於是威廉 · 葛洛蒂安以及黑爾弗利希和舒爾茲便買下了史坦威家族的所有股權。四年後,這個工作室更名為「葛洛蒂安、黑爾弗利希、舒爾茲、 狄歐鐸爾 · 史坦威繼承者」(Grotrian,Helfferich,Schulz,Th. Steinweg Nachf)。在威廉 · 葛洛蒂安的統轄下,這家公司邁入了快速的成長期,到1870年公司舊址己不敷使用,需要一座更寛敞的廠房,遂遷移到現址——布朗許懷格市郊。 1886年,威亷又買下了其他股東的股權,全盤掌握了這家公司的生產與營運,95年以後,他的兒子們也加入公司。至此,這家源自「海因利希 · 恩格哈德 · 史坦威」工作室的鋼琴公司,己經全部落入葛洛蒂安家族手中了。葛洛蒂安家族全力投入製琴技術的研發,使得產製的鋼琴越發卓越。 這家鋼琴製造公司在1895到1926年間,註冊及使用的商標(琴名)換來換去, 其中包括:史坦威繼承者(Steinweg Nachf.)、史坦威繼承者-葛洛蒂安-布朗許懷格(Steinweg Nachf. Grotrian Braunschweig)、葛洛蒂安(Grotrian)、史坦威(Steinway)、葛洛蒂安-史坦威(Grotrian-Steinweg)。直到1919年,葛洛蒂安家族才依據公司之源起與發展歷史而統一名稱,定名為:「葛洛蒂安-史坦威」(Grotrian-Steinweg)。 1917年,威亷 · 葛洛蒂安辭世,這家欣欣向榮的鋼琴製造公司遂移交給其子威力(Willy,1868-1931)和庫爾特(Kurt,1870-1929)掌理。沒隔多久,全球經濟大蕭條來臨,其影響幾乎使全世界每一家鋼琴廠都陷入瀕臨歇業的困境!然而高品質的葛洛蒂安-史坦威鋼琴,卻仍然不斷成長。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在荷爾茲敏典(Holzminden)設立了第三家工廠和鋸木廠。 「葛洛蒂安」代表無數的發明和專利權 「孩子們,製造好的鋼琴其餘的就不必顧慮!」這是1895年,當威亷 · 葛洛蒂安帶領兒子威力和庫爾特進入公司時,要他們牢記在心的原則。這句話直到今天仍是葛洛蒂安家族製琴的哲學基礎,而葛洛蒂安家族全力投入鋼琴製造業的用心良苦,也不負期望,大大提升了他們的鋼琴品質,成為琴中翹楚。 「Grotrian」這個字,也代表了無數的發明和專利權,不僅僅對樂器製作技術的發展有貢獻,對整體鋼琴製造業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推動力。 葛洛蒂安-史坦威的鋼琴,以其精工製作、鳴響多彩美麗音色與諧和的同質性音響而傲視同業;「同質性音響板」(Homogeneous Soundboard)的製作方法,為衆多同業悉心研究、仿效。其他如:「提琴技術」(提琴形狀框架和音響板的貎似設計)、傳奇的120型直立式鋼琴(the legendary 120 Upright piano)、領先的精準音階設計(precise scale design),堅固琴邊框(stable rim)和「星型背部結構」(star-shaped back construction)、弦張力高達22噸的鋼鐵骨架、一鍵含65個可動部門(moving parts)以牽動6000個零件的打弦系統(the action,或譯名為「打絃機」)、改造黑鍵以幫助演奏者的觸感更為明確⋯⋯不勝枚舉。這些發明和專利設計,迄今仍被世界各地的鋼琴製造業者所模仿、應用。 最佳品質鋼琴 1939年二戰爆發,所有遭到戰禍的國家都停止了鋼琴的生產,既使到戰後也久久無法復原。但葛洛蒂安-史坦威公司在葛洛蒂安家族全力維護下,很快的在1948年就重新建立了,並且欣欣向榮地「繼續製造著最佳品質的鋼琴」——《鋼琴---世界最著名樂器歷史圖說》(PIANO---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elebrated Instrument)作者大衞 · 庫朗比(David Crombie)在其名著中如此記述評論。 歷代音樂巨擘的讚美 浩瀚20巨册,集樂庫精華的權威著作《葛洛夫音樂大全》(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見證了此一歷史事實,有如下的記載: ⋯⋯自1886年全歸葛洛蒂安家族後,提高了公司產製的樂器之聲譽,受到許多大音樂家的喜愛。19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天后克拉拉 · 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在彈奏過葛洛蒂安鋼琴之後,感觸良深著說:「從今以後,無可選擇,只彈奏葛洛蒂安鋼琴了!」其後,這家公司驕傲地在他們的樂器上標誌了「同質性音響板」文字,聲言其鋼琴聲音色彩,在音階上更具一致性。 其他為葛洛蒂安-史坦威所征服的大音樂家還有威爾第(Giuseppe Verdi):「多甜美,多柔和的聲音,各方面都完美無瑕。感謝你們製造出如此完美的鋼琴。」 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73-1916):「這鋼琴的特色在於它美麗的音色、最精密的機械裝置,以及堅實的結構。它是最完美的產品。」 馬克斯 · 雷格爾(Max Reger,1873-1916):「敲擊時極靈敏有力的回應、精密準確的機械設計、相當諧和的吟唱琴韻,以及令人激賞的高、中、低音之勻衡⋯我非常榮幸地推薦這部集德國人心血技術的結晶。」 維也納名琴「蓓森朶芙」,依其傳統頒授的「蓓森朶芙指環」(Bosendorfer Ring)之繼承者,當代鋼琴大師巴杜拉-史柯達(Paul Badura-Skoda),也不避諱地讚美:「葛洛蒂安是音色絶美,極富歌唱性的鋼琴。其高貴的品質,正符合主人良善的氣質。」 歐洲皇家的讚揚 在歐洲,足足有超過30位皇帝及王公貴族,指定葛洛蒂安家族為「宮廷樂器承辦商」。葛樂蒂安家族辦公室佈展了琳琅滿目的榮譽徽章和封緘,都是由帝王或皇室所頒授的。這足以證明葛洛蒂安鋼琴是受到何等崇高的讚揚與喝采!這些也是葛洛蒂安頂級鋼琴——「皇家音樂會大鋼琴」(Concert Royal Grand Piano)的名稱之由來。 世界頂級名琴的歷史公案 當初離家赴美另立門戶的史坦威父子公司,事業發展蓬勃,上二代留下的祖業,快速成長,獲利甚豐,價值極大。但不久之後,史坦威家族便被龎大的遺產稅所逼而選擇放棄產權。於是史坦威父子的美國廠與德國的漢堡廠,於1972年全部賣給美國媒體大亨「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被併吞在其娛樂文化體系之下。 CBS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經紀公司、唱片、影視、電台、報紙與期刋雜誌。在這龎大的媒體集團背後,是財大氣粗、個個精明幹練的大老闆們。當他們接手史坦威鋼琴之後,立即設計出一套聰明絶頂,而且幾乎壟斷高級鋼琴市場的行銷策略——建立「史坦威藝術家」(Steinway Artists)制度。 此一制度,是由CBS 投下資金,與知名音樂家簽約,CBS將支持簽約音樂家的演藝事業,而簽約音樂家們則必須公開稱讚史坦威鋼琴,演出時也只能彈奏史坦威鋼琴。因為史坦威鋼琴確實是品質卓越的頂級名琴,音樂家自是樂得加盟於「史坦威藝術家」旗下。這一絕妙的行銷絕招,大大的提高了「史坦威父子」鋼琴的知名度,也隨著「史坦威藝術家」的宣揚,成為一般大眾心目中的天下笫一名琴! 兄弟鬩牆 然而CBS在撈進銀兩之際,也注意到了二個同時名為「史坦威」的鋼琴;德文的史坦威「Steinweg」和美語的「Steinway」。而德文的史坦威還多少憑空沾着「史坦威藝術家」之光!對此十分感冒的CBS,遂以仿冒為由,要求德方去除Steinweg一字,但是德方的「葛洛蒂安-史坦威」公司則以「昔日既己買下史坦威家族的所有權益」為由回絶。二家系出同源的鋼琴公司,最終兄弟鬩牆,走上法庭。德國母廠提出史坦威家族當初以2460Taler出售權益之字據,堵住了CBS無理的要求。屢遭敗訴的CBS,最後不得不改採協商方式,雙方律師團後來達成協議;依據史實,「葛洛蒂安-史坦威」鋼琴在德國境内維持原名。因為史坦威所享有的超高世界知名度是由CBS所促成,因此出口外銷的鋼琴,就去除「史坦威」「Steinweg」字體,只單獨以「葛洛蒂安」(Grotrian)為琴名。CBS則付德國的葛洛蒂安公司100萬美元為補償。雙方各取所需,官司圓滿閉幕。 「史坦威父子」四易其主 CBS的老闆們算盤一向打得很精,他們認為史坦威的超級知名度,是靠背後長期的金錢投資換來的,但是對於這樣的長期支付,漸感不划算,終於在1985年把史坦威父子的二個工廠,全部賣給波士頓一家三人(John P. & Robert M. Birmingham 、Bruce's A. Steven)小財團。 這三位股東異想天開,居然想借史坦威鋼琴的知名度來促銷流行服飾和運動用品。他們不久就發現不符成本效益,遂以一億美元把史坦威鋼琴公司賣給了以產製管樂器聞名的SELMER公司。 2013年,史坦威鋼琴再度轉手,以4.38億美元賣給一家擁有15家中等規模的其他產品製造商「科爾博格公司」(Kohlberg & Company);這家公司的產品,從汽車雨刷和縫紉機到棺材,無所不包。 新產製的史坦威鋼琴是否會和20世紀20年代所製造的史坦威鋼琴一樣好?在德國漢堡廠製造的史坦威鋼琴是不是比紐約製造的好?許多鋼琴家心中不免有所疑慮。「大家擔心他們會有所改變,」鋼琴家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說,「我無從得知他們是否仍舊會像過去一樣精心製作每一台鋼琴呢?」科爾博格公司的投資伙伴安德森(Christopher W. Anderson)對史坦威鋼琴深具興趣,「我是彈奏史坦威鋼琴長大的。」他在接受訪問時說,「公司接管史坦威,主要的意圖是在維護並支持使史坦威如此特殊的一切事物。」他又補充說明科爾博格公司目前「並不考慮對製作工序做任何改變。」 時至今日,聞名於世的「史坦威鋼琴」己四易其主,無論是產製或是經營的團隊,都與當初創建的史坦威家族無關。反觀其製琴技術母廠,則仍由葛洛蒂安家族世代相傳,精心創意研製美好的鋼琴。 葛洛蒂安-史坦威高速公路 歐洲愛樂者人人瞭解,當今唯有葛洛蒂安家族,170年來仍然承襲傳統,堅持著「製造美好鋼琴是人生永恆的藝術創作」;他們結合了一脈相傳的手工精製鋼琴技藝與科技時代的精確性,1974年在美麗的布朗許懷格,更根據藝術狀態設計(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the art),建造了極為現代化的新工廠(第三廠)。當新廠落成時,德國政府為感念葛洛蒂安公司領導鋼琴製造業近170年,對德國,甚至全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特別建造了一條以「葛洛蒂安-史坦威」為路名,直達葛洛蒂安鋼琴公司的高速公路支線,來贈與葛洛蒂安公司,向「葛洛蒂安-史坦威」之音樂貢獻,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紀念。(註6) 奇妙的巧合,天意? 如今台灣已經經濟起飛,人民生活富庶,各縣市都蓋了,美輪美奐的音樂演藝廳,大多配備「史坦威鋼琴」。近年來資訊的發達,逐漸洗刷了葛洛蒂安-史坦威鋼琴,昔日被抹黑為「仿冒的假史坦威鋼琴」之冤,也已有代理商進口銷售。 1972年,台灣史上第一台葛洛蒂安-史坦威音樂會大鋼琴,意外的沒在台北而在台中市(中興堂)登台。2002年,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台中縣新建的音樂廳落成啟用,多家歷史名琴代理廠商參加競標。採政府新施行的最有利標評選辦法招標,得標者竟是昔日在台灣曾遭到抺黑為「仿冒的假史坦威鋼琴」而沈淪消失長達三十年的葛洛蒂安-史坦威鋼琴! 葛洛蒂安-史坦威音樂會大鋼琴,今昔兩次登上台灣的音樂會殿堂,竟然都不是「照例」在首善之地的台北市,却都落腳台中。而第一代「史坦威鋼琴」(Steinway & Sons)代理商,因為經營不善而失去代理權。多年後,代理權竟落入昔日遭到史坦威鋼琴廣告所困惱的山葉鋼琴代理商「功學社」之手! 真的是奇妙的巧合,豈天意安排呀! 更詳盡的介紹圖文,請參閱拙著《歷史名琴與名家 —— 鋼琴篇》 註解 註1 :參閲民報(2017.1.23)專欄「空中交響樂團臨台獻演」文。 註2 :三軍球場是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後所建立的球場,是昔日七虎、克難、大鵬⋯等三軍著名籃 球隊爭勝,鋼架建築的球場。介於北一女中與凱道之間。已拆除改建為介壽公園。 註3 :介於建國南路與新生南路間的信義路邊。己拆除為大安森林公園一部份。 註4 :馬康衞是美國駐台大使,他建議購買的是美國製的Steinway & Sons史坦威鋼琴。中興堂 主管採購的官員音樂學識不足,而誤購了德國製造的Grotrian-Steinweg史坦威。售琴琴 商是鋼琴家諸其明之父。 註5 :Steinway & Sons 史坦威鋼琴台灣代理是「愛樂公司」,其轄下有當時台灣唯一的音樂雜 誌,是強有力的音樂媒體因此其經營者醜化葛洛蒂安-史坦威鋼琴的言論,即使當時極少數 瞭解此二名琴的音樂界人士,也噤若寒蟬,不敢仗義執言! 註6 :此一高速公路支線,不單以Grotrian為路名,Steinweg亦並列,有同時也感懷紀念原始創 建者史坦威家族之意涵 。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