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馬偕引進新式「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 成功切除肋膜腫瘤

新竹馬偕引進新式「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 成功切除肋膜腫瘤

還不到40歲的女子1年前在員工健檢胸部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右胸壁有一肋膜腫瘤,今年8月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已增大到2公分,因懷疑有惡性可能,新竹馬偕醫院採新式的「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治療,傷口僅2公分、失血量少,手術當天即可進食,2天後出院。 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百璽表示,根據電腦斷層影像顯示,該女性患者的腫瘤位於右側胸壁內第六、七根肋骨之間,因已增大至2公分,深入壓迫肺臟,因而病患平常就會有胸痛症狀,且肋膜腫瘤易有癌變可能,建議盡快手術切除。 由於腫瘤位於胸壁,若以傳統於胸腔側面開口的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治療,考量器械旋轉角度較大將會明顯擠壓肋骨及神經,病患於術後較容易發生慢性疼痛,陳百璽評估後決定以新式、相對能避免併發慢性疼痛的「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治療。 傳統單孔胸腔內視鏡術後 患者得疼痛2個月 個案手術時間不到一小時便順利切除腫瘤,傷口僅2公分、失血量少,不需住加護病房,手術當天可進食、下床活動,後續也未併發慢性疼痛,病理切片檢驗報告顯示為少見的良性肋膜纖維,未來只要每年定期追蹤即可,預後良好。 陳百璽解釋,人體骨骼系統中,胸部前方正中央為胸骨,胸骨和背部胸椎間由肋骨連結形成胸廓,保護心肺等器官,而劍突是胸骨最下端的軟骨,形狀為倒三角形,約略位於兩側肋骨正中間、上腹部的位置。 傳統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利用胸側約2至3公分長的傷口,將手術器械及內視鏡頭穿過肋骨間隙進行手術,但人體肋骨與肋骨間僅約有1至2公分的空間,受限於肋骨間距過窄或肋骨下緣痛覺神經作用,常造成術後部分病患出現平均1-2個月甚至更長的慢性疼痛。 陳百璽表示,若採取「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則能有效避免術中因為器械進出、角度調整等對肋骨周邊肌肉及神經造成的壓迫,「因為劍突位於上腹部,神經分布相對較少,手術傷口選擇在劍突下1至2公分」,在術後慢性疼痛的控制上,比使用胸側開口的手術方式更有效。 病患於劍突下的傷口僅約2公分。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隨著內視鏡影像系統、內視鏡器械的創新,及胸腔外科醫師技術的精進,國內胸腔手術近15年內已有大幅進步。」陳百璽表示,從過去開胸手術,術後動輒留下20公分甚至更長的傷口,演變為利用內視鏡進行的微創手術,透過高清晰度影像系統放大細微組織,醫師可進行精密的組織切割、神經血管分離、腫瘤切除等動作。 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未來可運用於氣胸、雙側轉移性腫瘤等 而胸腔內視鏡手術更從以往開3至4個小傷口的「多孔胸腔內視鏡手術」,進展到只需要1個小傷口的「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就能達到與開胸手術或多孔胸腔內視鏡手術相同的病灶切除成效,更有包括傷口縮小兼顧美觀,降低術後疼痛感及縮短住院天數等優點。 陳百璽指出,胸側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傷口數量及長度減少,雖減緩病患術後的傷口急性疼痛,但術中內視鏡器械進出人體擠壓肋骨及神經,卻往往帶來病患困擾的胸腔慢性疼痛,胸腔術後慢性疼痛的發生率約6、7成,門診常有病患說手術傷口復原得很好,都不會痛了,但胸口卻一直隱隱作痛,甚至抽痛。 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就手術時間、出血量、安全性及併發症發生率與胸側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並無差異,還能達到改善術後慢性疼痛,並具有將手術傷口下移到較隱密的上腹部,避免手術對肋間神經、肌肉等胸壁組織的損傷,術後病患上肢功能也不會有任何影響等優點。 然而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並非適用於每一位胸腔疾病病患,胸腔外科醫師專業判斷外,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也較胸側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困難度更高,要克服傷口進入胸腔的距離變長、器械操作的角度變大,及心臟阻擋等因素,手術醫師除需有一定的胸腔內視鏡手術經驗外,更要具備執行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的能力。 新竹馬偕表示,「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是陳百璽主任赴日本藤田保健衛生大學病院進修引進,未來將可運用於氣胸、雙側轉移性腫瘤、胸腺切除、肺部腫塊等治療上,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