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明明是美麗 我卻撞進哀愁裡

「綠島」明明是美麗 我卻撞進哀愁裡

端午前夕,搭上「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台東、綠島三日遊。這趟旅程,我本就抱定一整個「浮浪心情」,毫不準備,只消隨著基金會一行人,像個跟屁蟲般走走晃晃、吃吃喝喝。預期想像當踏上這個「國境以南」之島,理應是戴著墨鏡騎機車,奔馳在火燒島的艷陽下,脫掉上衣跳進碧海藍天的美麗懷抱。 想像跟實際總是對不上線,就在台東富岡漁港搭上渡船開往綠島的海上,鋒面南移天色漸灰,細雨綿綿,季風更加翻騰黑潮,一波波海浪撞擊船艙碰碰作響,我的胃也被洶湧翻攪,旅遊的好心情被搖成了一種複雜情緒,像是預言似的,我也漸漸撞進時間殤河的皺褶裏。 百般折騰後,渡船靠岸綠島,坐上遊覽車,按照預定行程走訪全島。我一直還處在暈船的餘波狀態,沿途失焦地走馬看花,隨身相機敷衍地喀嚓幾張,也聊表到此一遊。值得一提的是台東在地的導覽大哥,「山豬」是他的外號,常年在台東做各式田野、文史、生態. . .等調查,「山豬」就像我們綠逗的理事長「疣豬」,好為人師,全程口若懸河、傾囊相授,不只是單純地介紹當地景物,更加上他身為台東人的在地觀點,讓我們受益匪淺。加上同行旅遊的中研院陳儀深老師,滿腹史觀信手拈來,總會補上我無知的一段,使原本渾噩的精神狀態,恢復些許知性。 午後,遊覽車沿島續行,到了綠島的東北一隅,貼著公路一道高牆拔地而起,近旁矗立一顆偌大的咕咾石塊,上面刻印著「綠洲山莊」四字,標誌著數十年政治受難者的地標。獨裁者總喜歡掛羊頭賣狗肉,明明是監獄,偏要號稱山莊,以為換個名稱,就可以掩飾醜陋與罪惡。 綠洲山莊,圖/維基百科 解嚴之後,這個綠洲山莊的滄桑過往已然成為台灣悲情歷史的重要一頁,1949年到1987年長達38年戒嚴時期,綠島監獄的變化可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1951年~1965年台灣省保安司令部的新生訓導處「莊敬營區」; 第二、1970年「泰源事件」後,國民政府為有效管理,於新生訓導處西側建造一座高牆式監獄,掛牌「綠洲山莊」,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遷入,以便集中管理; 第三、1972年~1987年山莊成為國防部在綠島的感訓監獄,內建放射狀二層建築物「八卦樓」,設有醫務室、禁閉室、獨居房等。 圖/作者提供 走進「綠洲山莊」這美麗名字的背後,放眼所及是架著蛇籠的厚重高牆,牆上塗抹那風聲鶴唳年代各式思想標語,「臺獨即臺毒、共產即共慘」。步入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那一段苦難歷史正在眼前撲襲而來!身處於展覽空間,我被這些無緣認識臉孔包圍了!層層壘疊政治受難者的名字和相片,「匪諜條例、思想不正、聽從煽惑逃叛、參加判亂組織之集會、意圖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等欲加罪狀,做成布幡搖動著靈魂,多少敢於反抗獨裁政權的社會良心被污名為「政治犯」,都禁錮在這方寸之中;他們的青春,她們的冤屈,整齊排列著,述說那段肅殺與哀痛!這裡的每一個片段,在心中都是難以承載的沉重,讓人想要逃離,卻又糾結在此當下。 圖/作者提供 我獨自走出屋外沉緩心情,和一位大哥各自點上一支煙,大哥和我敘說一段小故事: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綠島交通不便,任何家屬想要來探望鐵窗內的親人,到台東後,還得等待漁船出海時懇求搭上一程,動輒需要花上一星期的舟車,只為那一小時的會客時間。曾有一位政治受難者的妻子,千里迢迢奔赴島上,例行會見先生一面,隔著玻璃鴻溝滿心期望著!當先生被帶出時,頭上紮著泛血的紗布,她問怎麽會這樣,只見先生瞄了旁邊監視的管理員一眼沒說話,做妻子的知道怎麼回事了。她收起憤怒,反倒責罵先生為何如此不小心,不會好好照顧自己,讓獄中長官操心。走時還不停向長官道謝,感激大人對先生的照顧! 向迫害你的人感恩,卑微地忍受著邪惡踐踏自己的人性尊嚴,只求獄中的先生不要再次受到迫害!我幼稚地想像,這是人世間最深沈的苦難。 圖/作者提供 即便處在綠島監獄呈現苦難及壓迫的空間中,仍思索不出什麼樣的政權能夠囚禁獄中人的生命,囚禁窗外人的怨恨!彼時彼刻在平行時空歌舞昇平牆外的我,被獨裁者用無知豢養著,接受思想馴化唱和著「民族的救星」、「反共復國、救同胞」,怎麼能想像白色恐怖時期到底多恐怖。然而,追求正義天光的力量,如同太平洋不停歇的浪,為那冤屈平反的衝擊,一波波前仆後繼地衝撞,潮水狠狠衝開被綑綁的綠島,也衝擊著我的心靈。 在這台灣島外之島,高牆中的高牆;無法逃避的歷史,無法框限的隱瞞,鋪出了我走在高牆下自由的綠茵。回程上船前,擔心像來時一樣波濤洶湧,和亮吟姐要了顆暈船藥,沒想到全程風平浪靜,回頭隔著玻璃看著綠島,視線漸漸模糊了!島嶼還是很綠,我的心境灰暗! 本文轉載自《綠色逗陣》【阿銘】「綠島」明明是美麗 我卻撞進哀愁裡,特此致謝。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