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澎湖褒•金門歌•馬祖謠

【專文】澎湖褒•金門歌•馬祖謠

台灣的離島澎湖、金門、馬祖,或因地處偏遠,人煙稀少又嚴重外移;或因畫為軍事管治要地,朦上一層神祕薄紗,過去很少人關注當地曾產生、流傳什麼的歌謠。實際上,咏歌是人類的天性,任何地方在不同時代,都會產生一些吟誦的唸謠或歌唱的曲調。 本文將分別就澎湖、金門、馬祖三個離島,介紹她們具代表的歌謠,也讓我們透過歌謠來認識當地的風土民情、經濟生活、歷史人文與社會現象等。 ■澎湖褒歌代代傳 講到澎湖的歌,一般民間大眾熟悉的是華語流行歌〈外婆的澎湖灣〉(詞曲/葉佳修)及台語流行歌〈澎湖戀歌〉(詞曲/詹雅雯)等。實際上,移居澎湖的福佬先民,他們開拓澎湖的時間比台灣還要早約四百多年。他們承繼了漢人以「四句聯」四句七言詩體,寓歌唱於工作之中的習慣,從過去的農漁社會到現代的發展觀光,澎湖人在生活中,一直傳誦著表達他們的情感、思維與價值觀等的「澎湖褒歌」。 「褒歌」,在不同地方有「對唱」、「激歌」等不同稱呼,是一種韻文歌謠,通常是套用〈山歌仔調〉〈挽茶相褒調〉或一些說唱、歌仔戲的曲調,如〈七字仔調〉、〈五更鼓調〉、〈都馬調〉或〈吟詩調〉等來歌唱;有些人則順著褒歌歌詞的語韻,以吟誦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情趣。 澎湖是由四面皆海的島嶼組成,島民的生活以漁撈為主,褒歌的內容自然與海洋密不可分,傳唱著討海生活的艱苦與無奈,如〈一隻小船過西流〉: 一隻小船過西流,海水軟軟激湧溝。 Tsit-tsiah sio-tsun ke-sai-lau, hai-tsui nng-nng kik-ing-kau。 想著討海就欲哭,出帆佇時回咱兜。 Siunn-tioh tho-hai tioh-boh-khau, tshut-phang ti-si hue-lan-tau。 (摘自澎湖褒歌網站,口述:許祖曰) 「西流」是澎湖四大急流之一,急流加上暗礁與浮石,使得這裡的海難頻傳;在帆船時代的漁夫,經過此處無不膽顫心驚、備感煎熬。這首褒歌,道出澎湖討海人為了生計,冒著生命的危險,苦不堪言。 澎湖的土地普遍並不肥沃,大多田地只能種植花生、甘藷等雜糧,農家收入相當微薄。許多農家早出晚歸辛勤工作也只能勉強糊口,不敢奢望出人頭地。久而久之,這些種植花生、有苦難言的農夫們,也在苦中作樂,吐出悶置於心的心情感受: 手摜監籃揙塗豆,想著艱苦目屎流; Tshiu-kuann kann-na phian-tho-tau, siunn-tioh kan-kho bak-sai-lau。 坐踮園內就愛哭,底時艱苦會出頭。 Tse-tiam hng-lai tioh ai-khau, ti-si kan-kho e-tshut-thau。 (摘自澎湖褒歌網站,口述:薛楊腰) 早年,澎湖人普遍貧困,小孩子也得到海邊採蚵,以補貼家用。然而,天有不測的風雲,有時到了海邊才發現海水變濁,找蚵、採蚵確實不易。這時,採蚵小孩心裡十分惶恐,担心因採不到生蚵而遭父母苛責而畏於回家。心想一回去,一定會面臨比小雞、小鳥遭受鴟鴞掠殺還要惨的結果。薛楊腰老太太就曾誦出這般現象的褒歌: 手摜監籃欲剖蚵,去彳各海邊水濁濁; Tshiu-kuann kann-na boh-phua-o, khu-kah hai-pinn tsiu-lo-lo。 驚父驚母毋敢倒,較慘雞鳥驚麻鴞。 Kiann-pe kiann-bo m-kann-to, khah-tsham kue-tsiau kiann-mua-hioh。 (摘自澎湖褒歌網站) 澎湖民風一向樸實,承襲著傳統的保守習俗和觀念,尤其對於女性婚前行為的規範特別嚴格,而婚前生子更是天下大事。因此,有些衛道之士,乃透過褒歌,以借用二景言二情的四句聯結構,規勸姑娘婚前行為要有分寸,而且語帶嘲諷: 燈樓个水半鹹汫,龍蝦出世倒退行; Ting-lau e tsui puann-kiam-tsiann, ling-he tshut-si to-the-kiann。 袂前嫁翁先有囝,若是嫁翁囝會行。 Bue-tsing ke-ang san-u-kiann, Na-si ke-ang kiann-e-kiann。 燈塔,在澎湖、恆春,因其高聳如一座大樓,民間皆稱之「燈樓」。照顧燈塔的管理員,平時飲用淡水,不足時,暫以海水替代,因此「燈樓个水半鹹汫」。龍蝦初出生時,總是向背後而行,村民以「倒退行」,來暗示婚前生子就是行為規範的背道而行。 一欉好花在城頂,這陣花開當咧清; Tsit-tsang ho-hue tsai-siann-ting, tsit-tsun hue-khui tng-the-tshing; 共娘討花娘毋肯,花謝送君無路用。 Kang-niu tho-hue niu-m-khing, hue-sia sang-kun bo-lo-ing。 褒歌,常以「你來我往」的對唱形式為之,對答中常彼脣槍舌劍,互不相讓,但保持著君子之爭,並帶幾分諧趣。以下是女男之間,直問直答的對唱「褒歌」: 女:恁个褒歌即爾會,問恁台灣幾條溪; Lin-e-po-kua tsiah-ni-ue, mng-lin tai-uan kui-tiau-khue. 男:台灣溪水毋免算,問汝目眉幾枝毛。 Tai-uan khue-tsui m-bian-sng, mng-lu bak-bai kui-ki11-mng (摘自澎湖褒歌網站,口述:鍾祖弁) 近些年來,有心人士對澎湖褒歌,不只積極進行採集與整理工作,甚至鼓勵大家從事新褒歌的創作。一向不餘遺力致力於田調採集與整理編撰的洪敏聰老師,甚至以身作則,以關愛海洋生態為題材,勸導民眾不可有「炸魚」的惡行,否則不只破壞生態,不小心也可能炸斷自己的手脚。 炸魚實在真夭壽,破壞生態佮地球; Tsa-hu sit-tsai tsin-iau-siu, pho-huai sing-thai kah te-kiu; 炸了折跤擱折手,嚴重連帶性命休。 Tsa-liau tsih-kha koh tsih-tshiu, giam-tiong lian-tai sinn-mia-hiu. (摘自澎湖褒歌網站,創作:洪敏聰) ■金門唱出金門調 金門自古在民間傳誦著〈十二碗菜〉、〈十二煙花〉、〈手指歌〉、〈手巾仔歌〉〈博繳歌〉、〈火船歌〉等歌謠,及〈白鷺鷺〉、〈一放雞〉等與台灣本島不盡相同的童謠。但因當地屬於特殊的軍事管治區,加上早期對鄉土文化的疏於保存與發揚,大部份的傳統民謠都已流失殆盡。 1987年解嚴後,台灣社會民智漸開,自主意識逐漸提高,許多少數族群或小地方的人們,也紛紛為自己的族群或在地文化付出心血、貢獻力量。而近些年來,金門的子弟也為發揚在地精神,用金門語腔來創作金門的在地歌曲,其中。李子恆及陳慶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李子恆,1957年生,金門瓊林人,知名的音樂創作者,1980年以〈秋蟬〉一曲榮獲金鼎獎並享譽歌壇,其後又分別於1993年及2009年,以〈牽手〉和〈成長〉獲得第5屆及第20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1999年,李子恆應金門縣政府的邀請,為金門文化節「烽火歲月番薯情」的活動創作主題曲〈番薯情〉。這首詞曲俱佳,不但傳唱於金門,地位更勝縣歌,是海外金門鄉僑最喜愛的思鄉歌曲,唱出金門遊子的心聲。 細漢的夢是一區番薯園 有春天也有風霜 番薯的心是這呢軟 愈艱苦愈鰲生存 故鄉的情是一滴番薯乳 尚難洗啊尚久長 番薯的根是這呢深 愈掘愈大貫尚好種 感情埋土下 孤單青春沒人問 夢鄉穿砲彈 滿山的番薯藤切勿會斷 阮是吃番薯大漢的金門子 黃種白仁心赤赤 咱是靠番薯生活來疼生命 著愛一代一代傳過一代聽 〈番薯情〉之後,李子恆萌起濃烈的原鄉情懷,他逐漸把創作焦點回歸故鄉。《月光海峽─50鄉愁》是他首度以金門原鄉為題材的音樂專輯。如今,他以音樂來表達他對故鄉金門永恆之愛,深獲肯定。 陳慶良(1966年生),金門金沙人,是台灣知名的華、台語流行歌曲唱片製作人,也是華、台語流行歌曲、福音詩歌詞曲創作者。在他二十餘年的音樂生涯中,累積上百首的作品,分散於港台知名的華、台語歌手的專輯裡。2014年,陳慶良應邀為金門縣政府主辦的「金門建縣百年暨第五屆世界金門日」譜寫主題曲〈金門山〉。此歌不但由陳慶良創作詞曲,也由其親自用金門腔的台語來演唱。 金門山 美麗的山 海風吹過來會畏寒 盤山擱過海 咱的先民來這住 跟隨咽勇敢的形影 大聲來叫出咱的名 喔金門山 啊太武山 咱在這大 也為伊拼 金門的子 願為伊獻出生命 啊金門哪 是咱的安娘 金門山 美麗的山 貢糖高粱酒真出名 上山擱落海 咱的先民代代傳 無論是在天邊亦海外 也永遠會記咱的名 金門的名 這呢啊好聽 所有的人 認真打拼 金門的子 願為伊獻出生命 啊金門哪 是咱的安娘 (啊金門哪 是咱永遠的安娘) 〈金門山〉,由於歌詞適當地運用「美麗的金門山」,來傳達金門人堅毅不拔的精神,旋律也頗能充分表現出金門在地語言的腔調,遂成為近年來海內外金門人最愛唱的歌曲。 ■馬祖期待馬祖謠 馬祖的住民主要是來自福州語系的族群,早期當地也曾傳誦著以長樂口音的福州語歌唱或吟唸的歌謠。過去,林金炎、翁玉峰老師等,曾為馬祖歌謠的整理作了不小的努力,黄英琴也針對馬祖童謠進行田調和研究,可惜,由於馬祖距離台灣本島較遠,又隨著流行潮流的變遷,其傳統歌謠不易在台灣社會產生共鳴,加上官方也欠缺積極作為,馬祖歌謠也就逐漸銷聲匿跡了。以下是昔時馬祖人耳熟能詳,如今,有些長者還可朗朗上口的童謠〈搓丸歌〉二則,供大家參考: (1)搓丸自搓搓,依嬭疼依哥,依哥有老嬤,依弟單身哥。 (2)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倪囝歲數多。 此〈搓丸歌〉,是藉著冬至搓湯圓為背景,第一首描述著每到佳節,單身漢的孤寂心情;第二首則與台灣福佬台語的俗諺「囝仔食圓仔加一歲,大人食圓仔填福壽」,有異曲同功之妙。 近些年來,從外地來做馬祖做客的雨傘和佳吟,一作曲、一作詞,為馬祖寫了〈我的島〉、〈我是馬祖人〉等歌;台北愛樂也應連江縣文化局的委託執行《馬祖‵歌》CD錄製計畫,希望能用歌聲保留馬祖特有的「福州語」歌曲,其中特邀福州語專家陳高志老師為其編寫〈馬祖酒歌〉、〈謝天〉等多首福州方言母語歌曲。這些創作的馬祖新歌謠,雖難以造成轟動與流行,但在文化意義上却是值得鼓勵和讚揚的。雖然如此,迄今以馬祖當地語言創作的在地歌曲,依然寥若晨星,能夠被朗朗上口且被馬祖人所認同的曲子,更是少見。希望官方能採取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馬祖新歌曲」的創作。 ■小結 澎湖、金門和馬祖三個離島,由於地理位置和軍事需求的特殊性,交通也不十分便捷,而成為較封閉的社會,民風也趨於保守。我想,這或許也使得有些傳統民謠,仍然可記憶在當地耆老的腦海裡,不受外來文化的「污染」。也因此,個人強烈建議政府文教單位,應可邀請專家學者澈底進行一次田野調查,紀錄下傳統的歌詞和曲譜,並加以整理出版,這對維護當地的傳統母語歌謠,一定有所幫助。 在此同時,政府也必需多鼓勵有興趣、有能力的作家,應用當地語言創作新的歌曲。如此,必可透過歌謠使在地文化產生新生命活力,且綿延不絕。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8期(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