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不讓中國專美於前!台灣富硒農產生技更強「超級食物」首發表!

【影音】不讓中國專美於前!台灣富硒農產生技更強「超級食物」首發表!

不讓中國專美於前,台灣研發技術更強!台灣透過產學合作機制,成功研發出富硒超級食物,不但能讓蔬果搖身為機能性食物,也能將蔬果下腳料「垃圾變黃金」,該項技術將有效提升農業加值化;研發團隊亦同時完成多項癌細胞毒殺試驗,正進行動物試驗中,未來將投入植物新藥開發。 這項由台灣優化細胞發展協會主導的富硒科技農業,富硒原料取自於南太平洋深海岩心,經過趨奈米技術,讓植物快速吸收。理事長姜勝凱博士指出,透過植物轉換機制,讓天然富硒原料搖身為人體必需的有機硒,藉以優化細胞,讓體內自由基消除。 台灣富硒農產品「超級食物」今8月31日(四)在國賓飯店舉發表會,現場展示包括紅藜、小番茄、青花菜、黑木耳、珊瑚菇、山蘇、地瓜葉、以及台灣頂級烏龍茶葉….等共8種經過富硒元素培育的農產品,台灣優化細胞發展協會包括研發團隊成員大同技術學院前校長王士峯教授。義守大學營養學系陳麗琴教授與會說明研發成果,而參與農產實作的農民也全數出席,共同見證台灣富硒農產品「超級食物」的首次發表。 中國「一帶一路」重點發展的富硒科技農業是,尤其湖北、陝西因部分地區土壤富含硒元素而一舉成名,根據中國近幾年統計,每年已創造超過新台幣8000億元產值。台灣優化細胞發展協會秘書長李衡昌深具信心地說:「台灣的生技醫藥研發強,台灣富硒研發相較中國更具未來優勢,該會也將以新南向為發展方向」。 目前,台灣這項富硒科技農業技術,分為低含量的一般食用與高含量保健食品原料用兩種等級。經2年的試種,成功創造出超過20種以上的富硒超級食物,這次發表的包括紅藜.等共8種,都是平常食用的食材,其技術水準已超越中國。 姜勝凱表示,由於取自深海岩心,無重金屬汙染,加上微量元素極為豐富,經實驗證實能有效提升植物的生長速度、增加植化素含量、抗病蟲害能力、與蔬果的甜度及脆度。 研發團隊成員大同技術學院前校長王士峯教授表示,富硒試種範圍現階段多在南部、及台東,因此這項成果,已引起各鄉鎮地方首長及農會的關注,均主動表達要規劃「富硒農業專區」,其中,包括台東縣卑南鄉長許文獻積極爭取擴大面積種植富硒紅藜,增加產業效益。 以目前最夯的紅藜為例,藉由富硒複方種植後發現,原先被視為廢棄的穗殼、莖葉的含硒量竟是食用的紅藜種子的兩倍。對農民而言,將這些下腳料品開發為機能性產品,像茶包…等等,利潤反而比紅藜種子高出20倍以上;另外,富硒種子的聚硒能力也較強,單是販售耕作種子,利潤也很高。吸引很多「型農」紛紛加入轉型行列,未來,將適度為天然災變受損蔬果,尋找新出路。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陳麗琴教授表示,在國際很多文獻報告中指出,適量的硒元素,能增強免疫力、促進部分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使血液免疫球蛋白增高或維持正常;並可以促進「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生成,有效阻斷腫瘤血管形成。參與這項計畫的臨床藥師馮星渝也強調,在臨床應用研究上,硒有助於減少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 目前,研發團隊從富硒蔬果中,萃取出某些特殊成份,已經透過產學機制,完成第一階段癌細胞毒殺試驗作業,包括高度轉移乳癌、皮膚癌、及大腸直腸癌…等。未來,研發團隊將透過產學合作機制,續朝癌症、紅斑性狼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進行新藥開發運用。 【附註】 衛服部公布國人膳食營養建議攝取量中,有關硒的部分,為每人每天55微克,上限則為400微克。重大病患者,則遵從醫師、營養師依照實際所需再行調整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