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民進黨最怕的人?吳敦義還得過三關、洗形象

新聞分析/民進黨最怕的人?吳敦義還得過三關、洗形象

國民黨下任主席「沒有意外」,由呼聲最高的前副總統吳敦義拿下黨魁寶座,繼李登輝、連戰、吳伯雄之後,成為國民黨第四位「台灣人」黨主席,雖然票數KO較偏深藍的洪秀柱、郝龍斌、潘維剛等候選人,但這個黨主席的位子對吳敦義來說,恐怕並不好坐。明年選舉之前,至少還要面臨一大關卡,和三大挑戰。 吳敦義在選舉時自誇是「民進黨最害怕的人」,事實上他在一對一的大選舉中有勝有敗,在1998年高雄市長敗給謝長廷之後,吳敦義沒有在政壇消失,反而趁著國民黨在野,以自己豐厚人脈與實力從故鄉南投東山再起,並搭上馬英九的崛起之路,讓他最後與馬搭檔,一路官至副總統。 除了選戰經驗豐富,環視整個國民黨內,吳敦義的豐富歷練可說無人出其右,馬英九沒當過的行政院長、立法院副院長,他都當過;王金平沒當過的地方首長、行政院長,副總統,吳敦義也當完了,而當過副總統、行政院長的連戰,卻沒當過任何一屆立委,這樣的「天之驕子」,又何以如此地大器晚成? 「吳敦義好逗陣,很會賣人情」,黨內一位立委評價說,吳確實在現階段沒人能取代,和過去不太一樣。「過去他太會算了。而且他擔任的位子,不是幕僚就是備位元首,充其量也不能做什麼,一切要尊重馬英九」,等到2014國民黨大敗之後,態勢更不可為,吳敦義也不願強出頭。就這樣把機會讓給了朱立倫。 而今國民黨在國會剩35席,所謂「新生代」看不到人,2020誰也不想對上蔡英文的連任之路,也只能且戰且走,早就呈現一副群「龍」無首的散漫狀,但又等不急要喊國會自主,以免被老朽龐大的黨機器拖垮下屆選情。因而在立院「杯葛至上」也是一種無理的情緒發洩,等吳接了黨主席再來重定大戰略。 而對吳而言,打敗洪秀柱並不困難。深藍約25%的選票,除了洪秀柱外,郝龍斌、韓國瑜、潘維綱也都分掉不少,反觀「本土藍」幾乎都是吳敦義和熟悉的本土派大老如曾永權等,以及派系出身立委如黃昭順、顏寬恒、徐榛蔚動員而來,這樣的票數已足已讓整個選情一面倒向吳,也難怪對首輪過半始終樂觀。 對吳敦義而言,選上之後怎樣佈局2020大選,重新盤整國民黨,可能是對個人最重要的課題。然而「分裂之憂」、「朝野之爭」、「兩岸關係」三個面向的挑戰,也在考驗過去「上面總有個人幫他頂住」的吳敦義。而這三面向又是環環相扣,很容易掉入「父子騎驢」的窘境。 在選舉階段,黃復興明顯不買吳敦義的帳,認為他太偏本土,甚至被指為「偏台獨」,吳在選舉後期拼命消毒,強調中華民國和反台獨,但選後牽涉到黨內,尤其是黃復興這塊「黨中之黨」的人事佈局,恐怕還得費盡思量。但好消息吳敦義應不會讓國民黨繼續「新黨化」。 而郝、柱雖然落選,但對外省族群支持者而言仍是精神領袖,吳敦義也得在權謀和柔軟身段之間取得平衡,維持黨的團結表象。這也難怪當選感言他首先要強調「團結」、「一心一德才能抵艱難」,「團結都不一定能振興國民黨」,誓言推動黨務改革。 兩岸關係或成吳敦義罩門? 第二,如何做好「在野黨」角色,對吳敦義而言又是另一挑戰。行政經驗雖然豐富,擔任立委時也曾「揭弊抓鬼」,但吳敦義畢竟離年輕人、以及社會對在野黨的期待太過遙遠。不過,好消息是原本在黨體制內,或者吳敦義的「民間友人」可望進入黨體制內,特別是一些年輕的黨代表,而吳也在當選感言中發出「尋才」的呼聲。 至少吳敦義的黨部,面對蔡政府不願再處於處處挨打的局面,但也不認為口水戰能幫國民黨爭到什麼實質,至少不想重蹈郝、柱把食安與年金「政治化」卻得不到多民心的覆轍,當選感言之所以強調「有效監督、有力制衡」其來有自。結合「新的人才」、「好的人才」與藍營地方諸侯的中央-地方聯合陣線,從民生議題出發,也許會是他的新戰略,但提名上就不能不做些妥協。 第三則是「兩岸關係」。吳敦義從來就不是北京中意的國民黨接班人,甚至愛將林中森當年在中國為他鋪人脈,都未必回饋到選舉上。主要原因還是在北京對於「台籍黨主席」的戒慎恐懼(連戰除外)。而吳敦義不斷強調中華民國,也讓中南海高層聽了刺耳,也只好用「反台獨」暫時取代一中各表,緩和一下中國的玻璃心。 但吳是否有機會訪問中國,來個「吳X會」,或他的幕僚是否能為他提出比蔡英文「維持現狀」更有建設性和吸引力的論述?目前八字還沒一撇,只能先說「尊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國民黨內總被指為「買辦」的連戰家族,吳敦義是否能一面與之結盟共享權力,另一面又不因此背上連家的包袱,將是重要的觀察點,連勝文對黨務的發言也將成為指標。 此外,吳的兩岸光譜若與馬英九太遠,與王金平太近,中國也難免有疑慮。吳敦義要如何從國民黨執政八年的舊框架中創造新框架,卻又不能背離民間的期待,對他來講恐怕是從政歷程中最大的難題,再也不能用「禮運大同篇」混過去,也不能用罵蔡的方式罵出個未來,這方面還得看中國買他多少帳。 這三大挑戰對於吳敦義來說,很難有一套完整的戰略,但卻都必須在明年2018的縣市長、議員的「地方大選」中經歷他的「期中考」,這也讓吳敦義多了時間的壓力。國民黨始終放不掉「法統」,吳很難例外,也因此兩岸關係也許還是他最大的罩門。 最後,「吳主席」能否從政壇刻板印象中脫胎換骨?這也牽涉到國民黨未來成敗,或許也是他在選前之夜找來朱高正幫「白賊義」封號解咒的原因。現在不只是吳敦義很在意這檔事,所有國民黨支持者都必須和他同一條船,當然,也不是當年被牽扯到「林益世案」那麼容易地全身而退,因為執政者已經換人,「吳主席」想要全新包裝一個國民黨,在2018打形象牌,難度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