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職業的原罪?賴其萬出版新書 盼社會重視醫病關係

醫生職業的原罪?賴其萬出版新書 盼社會重視醫病關係

行醫超過四十年,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其萬出版新書《杏林筆記》2,書中探討醫病關係,強調醫師培育的人文教育養成,以及醫師最缺乏的的深刻自省。他對過去病人感激醫生,但高科技下醫病關係卻沒有改善提出省思,並呼籲社會重視。 賴其萬慨嘆,醫病關係是醫生職業的原罪,也期許社會能更關注醫病關係,「醫生這個職業的確跟普通一般人職業非常不一樣,若沒自省的話,是很可怕很可怕的職業」。 曾任慈濟醫學院院長,慈濟大學副校長的賴其萬今(3)日舉行新書發表與座談會,他感謝各界好友為新書來捧場。包括前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醫師、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醫師、師大音樂系教授曾道雄、以及醫師宋維村、洪博元、曾乾一等數十位好友與醫界、非醫界重要人士都到現場讚聲。 賴其萬幽默開場說,這次發表會是最奇怪的一次,「我禮拜二晚上突然做了一個夢,秘書楊小姐問了一問話說,你知道有很多人會來嗎?會不會有很多空位子?那個晚上我夢見只有我太太跟另一個人我不認識」,但週三剛好有門診,他就跟兩位國外回來的朋友說剛好會來,他笑稱若接到他電話,要怪他做的夢。 賴其萬說,這本書是2010年到現在的寫作,分成三部分,第一是他一直在關切的醫病關係,「醫生」和病人、病人家屬的關係,尤其是病人過世後從家屬聽到的醫病關係,這也是他自己的成長過程。 第二部分寫的是醫學教育跟醫師的培育,他深深感覺到醫師培育在台灣,這幾年來健保改變醫療的大風氣下,因為健保、高科技的關係,很多高科技檢查、治療造成很多改善,但醫病關係、病人得到的好處,透過這高科技並沒有相對增高。他認為醫療費用提高,並沒有提高醫療效果,「這點非常嚴重」。因此他強調在醫師培育教育上,「人文教育」特別重要。 賴其萬表示,過去醫療雖沒有高科技,但醫生還是受到病人家屬很深的感激,「但今天我們有那麼多高科技,花那麼多錢,事實上醫生和病人的滿意度不見得比過去好」,最近他和一些朋友弄了「醫病平台」,很多人感懷醫生對他們的關懷,但現在這在很多醫生身上看不到。 下圖:賴其萬認為醫病關係的重建,醫生的人文素養與自省非常重要。圖/張家銘 第三部分,賴其萬在書中提到,「醫生的自省是我們最大的弱點」。他說,「我常跟學生說,當我們披上白袍後,在我們週圍的都是感激我們、佩服我們,認為我們很了不起,照顧他們或家屬」,「但我們看不到的是,脫了白袍之後很多病人或家屬非常不喜歡我們,或我們做錯了他很生氣,離開我們,不回來看我們」。 「這是我們職業上的原罪」,賴其萬感慨說,醫生這個職業的確跟普通一般人職業非常不一樣,若沒自省的話,「是很可怕很可怕的職業」。因此在書中,第一部分他稱醫生,第二部分他稱「醫師」這職業,第三部分則是做一個人:醫者,更應該要有自省。 他說,隨著年齡增大,老、病、死都圍繞在他周圍,父母、岳父母也過世,很多事讓它想得更多,而且現在他在癌症中心工作,看到很多病人最後的歲月,因此他在書中最後部分做這反省,「台灣這樣下去,有沒有什麼辦法挽回醫病關係愈來愈不好的地方」? 賴其萬說,幾年前有位台大醫科學生在當兵前去找他,這學生說,「老師,我七年前考上醫學院,同學非常羨慕我,說我考上台大醫科,現在我要畢業時,我的高中同學都非常同情我,講完他流下淚來」,親眼看到他的學長姐在職場上受到肢體暴力、語言暴力,老師明明沒有錯卻被告、上法庭、被質詢很不愉快,跟他本來想要做幫忙病人、社會的事情不一樣,看不到遠景」。 「因為這樣我們一定要做一些事情」,賴其萬表示,今年六月開始,他做了一個「醫病平台」的組織,希望每個星期開一個專欄,星期二是醫界人寫的,星期五是非醫界人寫的,對行醫和就醫的經驗大家來分享,透過這樣的機會,醫生可了解病人和家屬的感受,病人和家屬可了解行醫的人為何這樣做,說這種話,「這樣可減少醫病之間溝通的困難,也許醫病關係相對就會改善」。 下圖:黃富源醫師(左)肯定賴其萬致力醫病關係。圖/張家銘 賴其萬今天的新書發表會也邀來醫界的朋友、學長,以及非醫界友人現身說法,讓非醫界的人也能聽到行醫者心中的感受。而在座談會最後,他也特別感謝大家對醫病平台的支持與贊助。 平台發起人之一,前衛生署副署長、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富源說,賴其萬的第一本書他全部看過,這本新書他也從頭看到尾。他在衛生署建立醫學倫理委員會,也參與「醫病平台」的編輯,賴其萬所做的他非常敬佩,包括行善、病人自主、不要傷害、公平正義等也是他所擷取的原則。 長期致力於醫病平台的黃富源也列舉書中內容,例如賴其萬新書中提及蘭大弼醫生當面受到家屬的感謝,在行醫路上有感到成就感會比較舒服,要構築一個相互溝通的醫病平台。書中也提及醫學生的老師責任重大,提到一位醫學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身教)。 「這是一個在台大小兒科發生的故事」,黃富源說,這樣的事他也經歷過,「有一個心臟病人,他要教學生去聽,家長就不願意讓(學生)去聽,就把它蓋著,所以他(醫學教授)就把它打開,然後家長又把它蓋起來」,這位教授是非常好的,他也曾受教於該教授,但那教授說「這是一個interesting case,這句話刺激到了家長」,這對醫學院師生是interesting,但對我的孩子來說是可憐的,家長後來抱著孩子就走了。而賴其萬在書中提到不少這樣的病人感受,讓他也深有同感,也會想到是否刺傷病人的心。 下圖:癲癇病友的母親周女士感謝賴其萬醫師,舉日本為例可以普及醫學知識改善醫病關係。圖/唐詩 以病人家屬身分到場,今年八十多歲的周女士也為賴其萬醫師打氣,談到醫病關係,他希望賴醫師不要絕望,他以自己的父母住日本,常跑日本看父母為例說,「日本的問題沒有台灣這麼大。日本為何比較長壽?日本NHK二十多年前就有每週一個小時的『今日醫學』,介紹病怎樣看,怎樣治療,她每個禮拜都做筆記,這樣每一科她都有一些概念」。 她說,「日本人這方面知識會提高,看門診就能跟醫師討論,像台灣看了一點、聽了一點就以為是有學問,然後跟醫生衝,不懂得聽到一點就覺得自己知道多,這種態度去醫院看醫生,醫院一定是爆炸」,她覺得可以從普及醫學教育做起,讓健保有些改變,「感化健保,讓他們有改善」。 為新書作序的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原本無法前來,但也在會議中趕來參與這場座談,對賴其萬出版新書表示祝賀與感謝。他表示,賴其萬在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有很好的發展,但後來回到台灣,也到東部先幫忙建立慈濟醫學院,後來因家庭因素回到台北,但仍有許多貢獻,也做了許多好的建言與制度。張上淳表示,長期在醫學教育界,他特別可以感受到賴其萬對台灣醫學教育界的影響,並在文章中持續呼籲,也開玩笑說要記得留一本簽名書給他。 也參與「醫病平台」的師大音樂系教授、歌劇作家曾道雄也現身會場致意。他表示,今天是帶著感激的心情來,我在日本時看醫生,現在的醫生都是一九六、七0年次的,這次參與「醫病平台」更能感覺出來,岳家也是醫生世家,「如果沒有台灣這些醫生,我太太早就莎喲那拉了」。 下圖:師大音樂系教授曾道雄提到,醫生對病人的溫暖可感受到,他以自身專業建議醫生可透過自身對文學與藝術、音樂愛好改善醫病關係。圖/唐詩 曾道雄說,日本醫生雖很年輕還會兇人,「如果你感冒就來,他還會罵你怎麼不注意,不是只有開藥而已」,但就是這樣的精神,讓人可以感覺出那愛心。他也分享了史懷哲從學音樂到立志到非洲行醫的歷程,「他差點撐不下去,到後來還是需要音樂」。 曾道雄也提到,醫生都很辛苦,一個朋友是婦產科醫師,常是半夜被叫起來,都穿醫師服,後來還是走了,「醫生過勞的情況很普遍」。他說,台灣一直在進步,「是醫界領導台灣在進步」,當醫生走到身旁時,那種溫暖可以感受。 曾道雄也以個人專業建議,醫師在專業外、文學也好,藝術也好,一定要有一個愛好,「有一個窗口讓精神可以發洩,這樣會有更多的energy服務病人」,「就像聽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後,決定要寬恕敵人的意思」,他也從病人家屬的角度,期盼醫生要照顧病人之外,也要多照顧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