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許慧儀】美中對抗下台灣的小黃金時刻

Cracked brick wall painted with an American flag on the left and a Chinese flag on the right.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新冷戰宣言的驗證

在近期美中角力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的當下,美國國務卿龐佩奧日前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的公開演說中,明確呼籲「建立新的民主聯盟」,被解讀為特別將台灣放在自由世界陣營是與共產中國做強烈對比,若川普政府啟動這個政策倡議,台灣將是美國的重要夥伴。同時,這個演說更被中國當局普遍認為是「新冷戰宣言」,除了美國對中共認定其不會自發性改革,其他各國必須對其「不信任」、更要「驗證」之外,中共當局也不斷操作美國在川普政府治理下所表現出的複雜情緒必須予以反制,讓輕美情緒、認為美國已經衰落、治理失敗的相信程度不斷升高。

對中提高敵對性已成美國兩黨主旋律?

中國學者指出,外交政策是內部治理的驗證。美國內部的種族、階級、意識形態、政治利益等矛盾問題都將反映到外交及國際關係上的策略調整,對於美國近來在「建立新同盟關係」、「從現在的國際組織退出」、「對外強調國族主義」、「軟實力衰退及、「中國對抗政策」等,皆可觀察出目前美國對外,甚至對台政策的相應作為。此外,學者也認為美國眾多官員,如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Pelham Barr)、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聯邦調查局長雷伊(Christopher Asher Wray)以及國務卿龐佩奧(Wayne Pompeo),近期的涉中言論與行動是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幽魂再度復活,是利用曇花一現、且準確率極低的方式所進行的集體獵巫行動。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在目前美國總統的競選主軸中,「對中提高敵對性」已經成為共和黨與民主黨兩黨具有共識的策略,但由於川普是現任且尋求連任的總統,對中提高敵對的手段更在其政府與政策中的運用上更加具有積極性及期待效益,如限制TIL TOK、微信APP在美國的業務、制裁11名對侵蝕香港自治負有責任的個人等。對於中國而言,在近期的美國強力攻擊的砲火中,所持的戰略將會是極力鞏固國家發展全局、維持戰略定力,也會妥善敏感問題,極力避開美國大選前美國所製造與中國間多方領域危機同時爆發的最壞情況,某種程度上中共也將抑制美國在台海、南海、東海等問題上跨越紅線或正面衝撞;也會在美國集結「反中」聯盟的策略上,採取離間歐盟或東亞各國的策略,例如在農業、氣候變遷、數位服務稅(Digital Service Tax)、國際組織參與等議題凸顯各國嫌隙與裂痕。同時,中國持續在經濟上進行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擴大內需、發展新基建、新型城鎮化、擴大消費及改善民生,提高產業鏈供應穩定性與競爭力,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及改革開放。

台灣的小黃金時刻?

而在美中對抗不斷升溫之下,美國對台灣的支持與紅利也不斷調升,美國政府把握這個「小黃金時刻」,由總統川普相繼在2018年簽署《台灣旅行法》、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2020年簽署《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台北法案)》。此外,美國國議員亦陸續提出「台灣國際主權象徵法案」、「台灣防衛法」、「防止台灣侵略法案」等,希望在這時代與國際的歷史機遇上,創造台灣主體性與國際自主性。而台灣在這機遇,與成功抗疫的名聲上將這些紅利穩穩入袋,也迎來前日本首相森喜朗來台弔唁民主先生、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以及自1979年以來美國官員訪台的最高層級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而在負責美台事務的人事方面,AIT任命前國務院台灣協調處長藍鶯(Ingrid Larson) 出任AIT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在美台軍事安全上,美國亦不斷強化台灣防衛能力,任內至今已七次對台軍售;此外,美國貝瑞號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多次通過台灣海峽、C-40A運輸機亦罕見飛越台灣西南陸域上空。更有中國學者預言,這極可能是美國川普政府大幅度調整對台灣策略的前兆,不僅在美台高層互動上會更加強化,美台貿易協定、台灣在全球高技術的產業供應鏈、美台軍事訓練及聯合演習也將會有進一步的落實與進展,美國向來在台灣的「戰略模糊」策略將可藉此調整度數,愈趨清晰。

對於台灣而言,極力在美國大選前的這段黃金時期爭取最大的紅利絕對是當前首要之務,靈巧在美中衝突裡避險,踏穩步伐,看緊已落袋籌碼,縱使11月美國大選結果揭曉,極力在已獲得的政策根基上持續前進。在美中愈來愈高張壓的對抗之下,台灣機遇與紅利能否持續,是亟需時刻動態調整的節奏之一。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