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連廢考監都不喊,蔡英文要修什麼憲?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今天(12/10)在媒體舉辦的修憲論壇中表示,「相信我們都有責任要留給下一代更能支撐台灣面對未來考驗的憲政體制」,呼籲朝野合作為年輕人打造合適的憲法,憲改「沒有人應該置身事外」。

這是在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宣示啟動修憲、7/19在民進黨全代會呼籲在野黨「珍惜憲法時刻」之後,第三次針對修憲發表談話。

距離總統520提出修憲主張已經過了半年,但民進黨除了18歲公民權之外,並沒有提出任何明確、一致的主張;前兩次總統針對修憲發表談話時,還都提到「廢考監可以優先進行」,而這一次居然連「廢考監」也都吞回去了。

以中華民國的特殊處境,理論上修憲的目的不外兩個,一是彰顯主權、二是健全體制。但這次修憲民進黨已經定調得非常清楚,不會涉及國家主權與統獨的部分,所以彰顯主權的意義已經非常薄弱。

在健全憲政體制、強化政府效能、精進民主等部分,可以討論的議題不外幾個:

一、政府體制是否要改變?要改總統制、內閣制或維持目前所謂的雙首長制?立委能否兼任閣員?五權體制是否要改為三權?

二、選制要不要改變?目前立委113人的員額是否要檢討?79席區域、34席不分區的比例是否要調整?區域與不分區選票的計算,要不要從並立制改為德國的聯立制,讓小黨更容易生存,增加國會的多元性。

三、中央與地方的權限要不要調整?財政跟行政權究竟要更中央集權?還是進一步下放,讓地方有更大的自治權?

但目前看來,這些重要的議題,民進黨沒有一個要調整、沒有一個有想法,唯一想做的就是18歲公民權、降低修憲門檻,方便以後的修憲。這樣格局的一個修憲,要如何能稱之為「憲法時刻」、「支撐台灣面對未來考驗」?

《中華民國憲法》修憲的高門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過去《憲法》本文規定「國大代表三分之二出席、出席代表四分之三決議」的門檻,並不比今天「選舉人總額半數同意」的門檻來得低,但李登輝時代仍能完成六次修憲,甚至讓國大自廢武功,自己通過修憲案改成任務型國大。

修憲真正能否成功的關鍵,其實是在主其事者的意志。回顧七次修憲的歷程,除了第一次修憲,是因為釋字第261號解釋要求國會全面改選,而必須修憲之外。其餘二到五次的修憲,都是因為李登輝自己治理上的需要,所以推動總統直接民選、廢除閣揆副署權、凍省並增加立委總額

2000年4月,李登輝任內最後一次修憲,則是因為國大在1999年的自肥案引發民眾強烈反彈,並被大法官會議宣布違憲失效。在民意普遍厭惡國大、朝野又有共識的情況下,第三屆國大任滿在前一個月,不得不自廢武功,將國大改為任務型,並廢除絕大多數的職權。

2004年8月、陳水扁任內唯一一次修憲,是民進黨在內部壓力下提出國會減半的修憲,希望以此作為「改革與反改革」的號召。原本陳水扁以為連戰不會同意,最後卻弄假成真。結果2008年民進黨總統、立委雙輸,35.7%的區域立委得票,卻僅分得23.9%的立委席次,還不到1/4。

回到今天的狀況,蔡總統這兩任民進黨都是完全執政,不只行政、立法一把抓,監察院、大法官和所有獨立機關,都是一片綠油油。蔡總統在行使職權上沒有任何的阻礙或窒礙難行之處,自然提不出任何明確的修憲主張,只好一再把調子拉高,講一些「憲法時刻」、「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之類的空話。

更明確的說,目前的憲政架構下,蔡總統跟民進黨的權力已經到了頂峰,任何「權責相符」、「民主價值」、「票票等值」的訴求,都會傷害到民進黨現有的權力,所以蔡總統才會把「廢考監」都吞回去。看看最近監察院「人權委員會」還想進一步擴權,就知道民進黨早已把「廢考監」丟進垃圾堆了。

從美國最近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憲法,再好的憲法、再悠久的民主傳統,遇到不願意守憲的領導人,運作都會出現困難、出現巨大的風險。

沒有明確的主張,卻一再高喊修憲、「支撐未來考驗的憲政體制」,其實只是一種當權責卸責、替當權責開脫的說詞。這種說法暗示的是,今天人民所有的不滿,並不是因為執政者無能,而是因為這部《憲法》不好;如果《憲法》變好了,政府的效能、台灣的地位等問題,自然都能迎刃而解。

蔡總統之所以要喊修憲,也是相同的思維,一方面可以高調塑造自己「改革」的形象,同時也責任歸咎於《憲法》。問題是,在民進黨當前的情況下,總統的權已經擴無可擴。這才是民進黨喊了這麼久,卻始終端不出任何牛肉的根本原因。這樣的「空口修憲」,也注定只會有華麗的詞藻,卻一事無成。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