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宋文笛】郭台銘參選總統的品牌定位陷於被動,有待克服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

郭台銘退黨聲明:我正在做翻轉中華民國命運的大事 (圖)
郭台銘退黨聲明:我正在做翻轉中華民國命運的大事 (圖)

中秋節前夕,31名國民黨歷屆高層發表呼籲團結挺韓的聯名公開信,「換柱2.0」的機率降低,但是同時也提高了吃硬不吃軟的郭董脫黨的機率。果然當天稍晚,郭台銘便召開記者會宣布脫離國民黨。然而當天郭還是沒有明確宣布是否參選總統。

如此的謹慎,只因郭要參選總統其實難度的確不低。一來,郭台銘和主要盟友柯文哲之間存在利益矛盾,二來,郭台銘目前的總統說帖處於被動,仍然有待後續補強。

郭柯的潛在矛盾

首先,郭和主要盟友柯文哲之間的政治利益其實略有出入。單純就柯的利益而言,最好的選舉結果就是郭台銘以「高票飲恨」作結。高票可以帶動柯的民眾黨的政黨票衝高,而飲恨則意味著降低郭 2024卡住柯選總統之路的機率。不然要是郭選上然後連選兩任 (2020-2028),等到 2028 柯都 69歲了。從 2014年算起,柯文哲屆時也在政壇累計快要 15年經歷,作於政治素人 (outsider) 的新鮮感和期待心理很可能已經消耗殆盡。

郭台銘面對著最大盟友柯文哲,不合作不行,要合作,卻畢竟難以完全統一戰線。事業草創期便如此,郭對於參選與否謹慎再三,自然是人之常情。

郭的說帖:改變和能力

更重要的問題是選舉說帖,郭台銘是首次參選的素人,而且他參加的是單一當選名額的總統選舉。郭並不太希望過度依賴議題,他需要作的是營造抽象的「改變」和「求變」氛圍,同時以實業家經歷凸顯他非政治性的「個人能力」品牌,然後期待藍綠任一方的候選人崩盤,好坐收棄保之利。

換句話說,郭面臨的是兩階段命題:他首先要以「改變 vs 現狀」壓過蔡英文,再其次在同樣代表改變的兩人中,他要以「執政能力」壓過韓國瑜。他的應有策略是作為不讓人討厭的第三選擇而存在,並期望有足夠多的選民是既對於現狀並不滿意所以不願投蔡,但是一樣要改變現狀,卻又對坦承有過「17年空白」,缺少執政紀錄可供檢驗的韓國瑜的執政能力,感到未知和猶豫。這時候郭只要強調他和百姓同憂同喜,理解人民對於「蔡版現狀」的不滿以及「韓版改變」的不安,再安撫選民說他雖然和韓一樣是改變,郭卻多了帶領鴻海縱橫商場數十年的紀錄可以證明他是有能力,而且足以被信賴的,所以一樣要改變,不如投給「郭版改變」,讓郭來改。

回顧選舉史,郭的品牌定位其實和柯文哲 2014年首次參選台北市長時很像。柯文哲當時也是避談具體議題訴求,因為柯雖是由綠營禮讓,卻是在藍大於綠的台北市參選,說多錯多,不如不說。柯只需要提倡他體念到人民不滿現狀,緊貼反建制思維的「改變」二字,再藉由他個人擔任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多年的專業經歷為他的「個人能力」背書,證明他是「改變現狀」時可以信賴的執行者即可。

然而柯文哲 2014年選台北市長時屬於一對一,作為唯一的「改變」候選人,柯只需要贏得「對現狀的不信任投票」便可勝選。但是如今郭台銘除了證明現狀需要改變,同時還需作出市場區分,證明他是比韓更好的「改變」執行者;但是郭同時又不能夠區分得太清楚,免得措辭太重,傷害韓支持者的感情,分寸拿捏實屬不易。

算起來,郭的「陸軍」組織戰既不如韓有現成的黨機器撐場,「空軍」議題戰又不得不講得輕聲細語、綁手綁腳,的確是高難度操作。

郭的總統說帖淪於被動

郭台銘的說帖至今包含哪些議題?目前為止,郭似乎僅在總統大選無可迴避的必答題兩岸問題上作出了清楚而貼近中間的定位,一是指出「一個中華民族、兩個國家」,二是表態有條件同意九二共識,前者貼近中間立場,後者說明他不會採到中共紅線,但是也不會無條件地對北京言聽計從 (參見拙作《韓郭之爭:藍營應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兩種想像》)。

除此之外,郭對於各種經濟和社會議題的立場論述似乎仍然有待填充。郭更多是凸顯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呼應選民改變現狀的盼望,而且商場出身的郭又自動外加了「會拼經濟」的味道,容納了韓國瑜的「發大財」訴求。

郭的這份說帖有沒有問題?其實不無隱憂。縱橫商場的微觀經濟能力和管理國家大政的宏觀經濟能力,固然有一定相通性,畢竟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例如公司部門和員工要是績效不佳,總公司大可以斷尾求生,直接將其撤銷和裁員;但是政府卻要顧及人權和平等,對於弱勢公民,政府不能夠將其除籍,反而要加強扶持;對於缺乏規模經濟,投資報酬率相對低的邊遠地區,政府也不能夠棄之不管,反而要考慮到地域平衡,加強投資。

這個細微區別,選民會不會 care?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端看選民對於現狀的擔憂到了什麼程度。《左傳.文公十七年》有曰:「鋌而走險,急何能擇。」當人民感到現狀極壞時,自然會「人急懸梁,狗急跳牆」,賭上一把;相對的,要是現狀尚可,選民當然願意優先考慮維持現狀,如同英語所謂「一樣有風險,寧願和已知的風險打交道,也不要和未知的風險打交道」 (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

蔡韓郭三大陣營應有的訴求

說到底,選民是否會接受郭的論述,主動權最終是把握在他人手上,也就是首先看蔡政府本身的執政水準,再看韓國瑜團隊能否建立選民的信任。

剩下最後四個月,對於蔡政府而言,除了展示外交成績之外,她也需要讓人民對於執政有感、有盼望。她需要和選民溝通「萬事起頭難」,執政前三年已經作好前期投資,剛把基礎設施框架架好,後五年正要進入收穫期,不要在此時前功盡棄,「房子蓋一半,師父不能換」 (don’t change horse mid-stream)。

對於韓國瑜陣營,自然需要證明他才是最佳的「改變」人選。韓的品牌定位應該是,他好比是「善將將」的漢高祖劉邦,作為所謂「庶民總統」,他的價值觀和生活經驗最接近基層,所以能夠苦民所苦,把政策方向帶向貼近人民所需的地方,至於執行層次細節,自然有人會處理,韓個人執政經驗有限並不是問題。韓可以說,執政方面他有著百年大黨培養出的技術官僚團隊支持,比起單打獨鬥的郭董更加可靠,甚至他大可以進一步自稱他作為總統將會順勢引導、無為而治,當政府的「董事長」而不當「CEO」,就好像草莽出身的劉邦當年不和手下的張良、韓信、蕭何比聰明、不過度干預,漢初三傑方得以大展身手,走向治世。就這點而言,藍營歷屆高層呼籲團結挺韓的聯名公開信,證實了韓「有將可將」,的確是一份助力。

對於郭陣營,一人之力有時而窮,作為新興勢力,郭台銘除了個人品牌之外,尚需開出令人有信心的國政人才名單,才能夠讓選民有信心不只是郭一人有能力,而是整個潛在的「郭政府」執政團隊都已經準備好了,才能夠相信叱吒商場的「郭董」化身為統治政府的「郭總統」時可以無縫接軌。

三大陣營能否各自補完,三國誌又將如何發展,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