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蕭督圜】從中國處理香港問題的起手式看北京的進擊

香港特首:基本法23條具爭議 此時立法挑戰大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淡江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今年的4月4日是《香港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的紀念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投書媒體指出,香港回歸22年來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人民自由有增無減;大陸官煤《人民日報》同樣發文表示,一國兩制從創造性構想變成生動現實,取得舉世公認的成果。但現實的成果想必已經無法滿足北京的期待,尤其在過去一年相繼發生中美貿易戰、反送中運動、新冠肺炎的衝擊,讓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局勢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中國疫情相對和緩之際,北京自然對當前的局勢做出新的戰略判斷,並試圖展開超前部署的方針。

此前北京港澳辦與香港中聯辦在相繼更換主事者後,一方面要繼續推動習時代「全面管治權」的進程,另一方面也要體現十九大四中全會中「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決議,因此在《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紀念之際轉而高調地從幕後走向幕前。

兩辦先是在4月13日譴責泛民立法會議員惡意干擾立法會良性運作,頗有為DQ議員鋪路;而後在遭受泛民主派批評干預香港事務、違反「一國兩制」後,由香港中聯辦於4月17日主動強硬回擊,主張「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不是《基本法》第22條所指的一般部門,有權代表中央政府行使監督權」。在中聯辦的聲明後,香港警方4月18日大動作的以涉嫌「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拘捕泛民主派李柱銘在內的多位代表人物和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引發香港社會的譁然,泛民主派認為這是北京開始秋後算帳。

而更引人關注的是,港府顯然在北京的進逼下一時摸不著頭緒,於18日晚間及19日凌晨三度就「政府回應傳媒就兩辦言論查詢」議題發表新聞稿,緊隨兩辦聲明並統一宣傳口徑,重申中聯辦、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均非按第22條成立的機構。對北京而言,港府相關公務員對「一國兩制」的認知顯然是不合格的,才會予人口實,這也促發了這一次港府人事的重新改組,換上了一批向北京靠攏之士,過去標榜中立理性的港式AO風格,想必難再重現。

近期的行徑證明,北京在全球可預見的變遷之際,轉而主動積極出擊,以戰狼的姿態嘗試在後疫情時代建構新遊戲規則,圖謀有利中國的新格局。但這樣的作為,更讓台港社會及關心中國局勢者,看衰「一國兩制」的未來。

事實上,在去年底香港區議會選舉大敗後,即讓北京鐵了心的要重整治港政策和機關,但在不撤換民調奇差無比的特首下,今年九月即將舉行的立法會選舉選情難以樂觀。而且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香港之所以能妥善控制主要來是來自於社會自律,也更讓群眾在團結的氛圍下積極思考如何突破過去選舉制度的限制,希冀在立法會奪取過半的席次。從學者與政黨的樂觀評估中,泛民主派今年確實很有機會再下一城,扭轉香港的管治結構,這必然是北京所不樂見的。

但北京思索的並非如何在立法會選舉中協助建制派擊敗泛民主派,過去的經驗讓北京明白若是按目前的遊戲結構來看,不管再如何圍堵都還是有被突破的可能性;而去年的選舉結果更讓北京對建制派的選情不抱期望。故而促使北京認清唯有釜底抽薪,強勢建構自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到香港特區政府一條鞭式的從屬關係,並高舉國安大旗才能不因香港內部政治擺蕩而對北京的國家戰略產生牽制。

北京也明白要理順這樣的關係及創造「一國兩制」的新型態需付出代價,尤其在去年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必然遭遇美國的報復。但北京此際的作為代表在評估後認為,當前美國疫情嚴重川普總統已然疲於奔命,北京需付出的代價「可防可控」。尤其此時對香港出手,一來可以探美國在疫情後國力整合的虛實,短期內是否還有餘心與餘力來領導世界;二來可以觀察美國在後疫情時代的取向,在當前相互依賴的全球化體系中,若要實現與中國脫鉤甚至封鎖中國,美國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這不僅符合北京的戰略利益,也將做為北京未來對南海及對台等不同領域政策調整的評估參考。

總而言之,在此時北京積極的進擊與單方面改變「一國兩制」的內涵,不僅僅只是轉移內部政經壓力的構面,亦有新戰略的路徑選擇。而台灣社會在忙於防疫之餘,對中國的新威脅可沒有輕忽的本錢。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