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趙春山】兩岸應建立「九二共識」的共識

台灣、中國、兩岸(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趙春山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

美國國務院臺灣協調處處長藍鶯(Ingrid Larson)於11月9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美方認為臺灣安全是印太區域安全的核心,而為了降低誤判及意外升高緊張情勢的風險,美方呼籲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且不應企圖片面改變兩岸現狀。

藍鶯的說法在美國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川普視中共為戰略競爭對手,將臺灣做為圍堵中國崛起的一張牌。至於誰在企圖片面改變現狀?臺美都認為中共至今不排除對臺用武,在言行方面不斷對臺極限施壓;但在中共看來,美國提升對臺關係層級,加上民進黨政府的唯美馬首是瞻,這些都是造成現狀改變的因素。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關鍵就在於兩岸缺乏對話。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對岸片面關閉兩岸所有的對話管道,雙方至今仍然處於「已讀不回」的狀態。九二共識是九二會談的產物,會談是為了解決兩岸民間互動所衍生的公權力問題。雙方最後以辜振甫形容的「心照不宣的理解」,把涉及主權的爭議暫時擱置一旁,讓兩岸交流持續下去。

國民黨主張「一中各表」,是要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中共如果否定有「一中各表」之說,那就是無視於2008年3月26日,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小布希的一通熱線談話。當時中共駐美大使館引用中共官媒《新華社》的英文稿,把陸方的立場說得很清楚。民進黨以對岸的否定一中各表,質疑國民黨主張的九二共識;殊不知要兩岸相互承認對方的表述,豈非等同於在搞「兩個中國」。這是馬英九強調「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道理。

用「共識」來概括一個「創造性的模糊」,確實容易造成混淆,故使用「理解」會較「共識」更加貼切,但重點還是它對促進兩岸關係起的作用。在馬英九執政下,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協商的觸媒,兩岸簽訂了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協議,並讓雙方對話的層級,由事務機關首長逐步升高到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的地步。如果明年韓國瑜挑戰大位成功,兩岸恢復協商不成問題;但若蔡英文勝選連任後仍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則她必須尋找新的觸媒,來重開兩岸協商的大門,這不是一個能「操之在我」的問題。因為,九二共識已列入習近平的對臺工作思想當中,另起爐灶誠非易事,需要累積足夠的互信。

無論臺灣選後由誰執政,兩岸關係已進入「深水區」。今日臺海形勢正處於習近平所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兩岸面臨的問題與九二會談時已不可同日而語;而足以操作的模糊空間,也是越來越小。如果選後想讓兩岸關係順勢而行,恐怕雙方執政當局還須針對九二共識,談判建立新的共識。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