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國祥】太陽花移植香港是福是禍?

香港主權移交22週年紀念日以數十萬眾大規模反《逃犯條例》遊行開始,但最終以少數人衝擊,短暫佔領,並塗鴉破壞立法會之後遭警察驅逐結束。香港政府嚴厲譴責示威者的「暴力」行為。
圖片來源:路透社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香港一群示威者攻入立法會,儼然台灣318太陽花學運的翻版,不同的是,港警隨後清除現場,2日凌晨4時,特首林鄭在恢復秩序後召開記者會,譴責示威者「目無法紀」,揚言追究到底。

她的說法平衡中正,先指香港1日出現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面,七一遊行的人士展現香港的核心價值(和平示威),值得稱讚;再指控示威者強行進入立法會大樓大肆破壞,毀壞議事廳,區徽及立法會主席畫像等行為,是目無法紀,影響香港法治,而警方應對的表現克制。特首的言論守住法治的分際,不像台灣當時及事後的處置,法治蕩然無存,違法抗爭行動在「政治不合作」的大帽子下獲得政治上和司法上的全面勝利。

這回香港發生「反送中」大規模抗議活動,充分表明香港人民堅持司法獨立制度的決心。抗議活動還為香港行政長官、示威者自身以及中國當局上了收益良多的一課。對於「民主先進」的台灣,何嘗沒有參考價值?

香港問題的起源在於「一國兩制」的框架宣稱可以確保香港於1997年後保持「高度自治」,這次「反送中」雖是中國、台灣、澳門逃犯轉移非法所得至香港,因此中國希望建立一個法律框架遣返逃犯;就法言法,固然不無必要,然而港人擔憂「一國」將因之進一步伸展,「兩制」將再被壓縮,因而群起抗爭。特別是香港民運人士以及在中國大陸有商業糾紛或遂行潛規則的港商普遍擔心自己可能被合法引渡至中國,而受到中國不獨立的法律體系審判。

港人可謂「造反有理」。儘管抗議的標語和口號表明,抗議目的並非直指中國或習近平,而是被視為北京傀儡的特首。實際上,此次大規模抗議反映出港人廣泛關切未來能否延續原有制度及生活方式,以及對港府嚴重管理不善的憤怒。

確實,林鄭並未遵循正常立法程式,而是一味力促香港立法會盡速通過這項有爭議的法案。更糟糕的是,她隨後下令警方以武力回應6月9日百萬人參與的示威活動,恰逢習近平準備會見美國總統川普,而使中國陷入窘境。林鄭多次道歉,使得民怨有所緩和,大規模示威也暫時平息,不料7月1日的暴衝卻超出和平原則,也侵犯了議會政治的尊嚴。

香港抗議者和民運人士原本可謂大獲成功。港人抗爭獲得豐碩成果之後,眾人確信即使中國領導人仍然不支持香港行政長官真普選,至少也應該重提經國家「篩選」後民眾可以再行投票的方案。香港的民運人士也應可接受這種折衷方式,還可以大大地減少大規模抗議活動失控的風險,避免香港與中國之間直接對抗,這也符合每個港人的利益。現在經過暴衝進入立法會的非和平行動之後,港府和中共取回部分話語權,一國原本完滿的群眾行動被自己玷污了,勝利的果實隨而吐出一些。

看在台灣人眼裡,這次香港反修例示威急速升级,一般人對於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有著同病相憐的感覺,頗有同情與悲憤之感,因而出現「撐香港」的潛台詞,就是希望港台共同對抗中共的步步進逼。台灣一般青年對於中國大陸崛起而帶來的壓迫感,確實興起茫然感,但也苦無善策可依,只會大聲說「不」,因而出現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然後呢?也沒幾個說得出來,反而普遍產生「 亡國感」,面對兩岸或國際等外在情勢壓迫的客觀條件,對群體和自身未來發展俱感茫然,從而將難题與矛盾轉化,歸咎到中國大陸以及「和中」政黨之上,同時指控台灣主權與民主可能被威權的中共侵犯。這正是太陽花學運和綠營人士的共同情結,對許多民眾具有說服力,但對於問題的解決毫無助益,也無法從中找到出路。

因此 「亡國感」的蔓延,很容易讓台灣民眾對香港感同身受,但在情緒宣洩爆發之餘,在同仇敵慨的氣憤之後,是否看到台灣跟香港社會類似,財富分配日益不均,工資趕不上物價升幅,房地產價格高攀,年輕人沒前景?這種矛盾叢生的社會體質,未因政黨輪替而舒緩,反服貿、反九二共識也無濟於事,反而將真正的結構性深層問題掩蓋住了。 台港青年都普遍茫然焦慮,面對日漸深化的社會矛盾沒有解方,既有體制的無力與無能如出一徹,這些疊加的因素更讓港台青年更有同病相憐之感吧?

港人要求「反送中」,爭取「真普選」,俱屬合理的期盼,但恐非香港青年所面臨問題的真正的解藥,台灣亦乎如此。 民主制度、政黨輪替早已是運作常軌,但底層困苦、民怨深重與社會撕裂與日俱增,不滿情緒被迫只能在藍綠之間流轉,自己支持的政黨上台就是希望在前,失權就瀰漫「亡國感」。矛盾的根源被政黨引導到藍綠對抗與意識型態的對壘上,政黨和政治人物似乎只要回應一半民意就好。這個惡性迴圈往往早已被民主的光芒遮蔽,時日越久,越是固化,人民越益麻木。如果不能找到發展的解方,而僅在期待民主的甘霖或是自家政黨的掌權,則再多的太陽花式運動,恐怕都難以讓階層民眾和青年脫離逆境。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