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建甫】橫濱宣言—日本能否有機會在非洲扳回一城?

安倍警告非洲國家債台高築風險 疑暗批中國
圖片來源:法新社

「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2020年經濟成長率將達3.6%,僅次於亞洲新興國家的6.2%,加上資源豐富、人口增長,已成為全球企業的主戰場。在美中貿易關稅衝突之際,8月28日至30日,由日本主辦的第七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he Toky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Development, TICAD)格外引起外界關注。

日本在1993年就舉辦首屆TICAD,每隔五年在日本和非洲交替舉行,2016年後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此屆會議,日本外務省擔心北京方面,對接受邀請者施加壓力,在會議正式開幕前拒絕對外透露應邀出席的非洲國家領袖名單。不過,奈及利亞、尚比亞、南非、塞內加爾等國領袖已經確認出席相關會議。日本還邀請聯合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世界銀行」(WB)和「非洲聯盟委員會」(AUC)等方面派代表參加會議。

過去在TICAD會議上,日本會大力批評中國對非洲國家的借貸政策會導致債務增長。但此次會議開幕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先釋放利多,「我向大家保證,這波3年200億美元民間投資,往後日本政府將盡全力,讓它每天都可以持續更新。」希望最新一輪的TICAD會議有助於日本在非洲採取深具影響力的行動。

日本與中國對非洲國家,不管在外交、經援與基建等項目的競爭非常激烈。有自非洲的53個國家參加了會議,有42國領袖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將應邀來到橫濱,就規模而言,並不亞於2018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但中國宣稱未來三年將對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的開發資金,包括:企業投資與基礎建設項目的金額是日本2016年承諾金額的2倍。

儘管在TICAD會議上,日本提出對非洲國家經援項目與承諾比中國少,但日本表示不再將與中國對非洲各項援助計畫做比較,日本強調在「質量」上的基礎建設援助,而非與中國在金援與基礎建設項目的「數量」。會前,日本政府打算在共同宣言中注明對非洲國家無法償還債務的關切,並強「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之前美國駐華大使館8月27日在其官方微博(中國的推特)上發表了一篇題為《非洲國家拒絕一帶一路工程》的文章,指稱獅子山某機場和坦尚尼亞某港口都屬於中國全球性一帶一路倡議的工程,但因考慮到代價、主權和環境問題,兩國已停止有關工程,表達美國對此TICAD會議與關切非洲國家深陷「債務陷阱」的立場。

在中日兩國對非洲大陸採取不同的經濟策略和意識形態競爭下,俄羅斯科學院非洲研究中心謝爾巴科夫指出中國將成為贏家。因為日本在TICAD會議所宣示的計畫、願望、承諾,通常看不到重大或決定性的成果。相較之下,在「中非合作論壇」會有具體的援助項目,從參加論壇的國家數目不斷增加,與在不同領域的合作規模也在顯著增長裡就可見端倪。

日本早在90年代就投入這個被世人喻為「最後巨大市場」的非洲,2017年大約795家日本企業進軍非洲,比2010年增加1.5倍;但2017年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餘額,日本還排不上前十大,第一名是法國640億美元,中國排第五430億,日企2018年底僅87億美元,仍遠落後其他國家。近期日本又面臨到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與各項援助計畫的競爭。

根據NHK記者別府正一郎的報導:「看看非洲中南部的安哥拉,已經到處都是中國的影子。」「這一帶正是中國存在感很強的地方,中國人開的商店聚集,就好像中國搬過來一樣。」在安哥拉的首都羅安達,街上可以看到中文招牌,甚至中文的道路標誌,連中國人也不少。安哥拉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經濟快速成長,被視為潛力市場之一,中國大舉投入勞動力和資金,目前當地已有超過450家中國企業,3萬名中國人居住。

30日TICAD閉幕大會通過《橫濱宣言》,除了首次加入日方所提倡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構想,強調以規則為本維護海洋秩序,除了呼應美國的「印太戰略」外,日本之所以提到「印太」構想,主要是在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下,希望非洲各國不要太過倒向中國。

《橫濱宣言》也納入未來將考慮償還能力和財政可持續性的「高質量基建」投資,日本願意為非洲各國作出貢獻,強調日非合作的重要性。日本政府計畫為因中國過度放貸而陷入資不抵債的「債務陷阱」問題的國家派遣債務管理專家外,計畫在6年裡,在30個國家培育3000名專業人才,進行公共債務和風險管理支援等合作專案。

值得關切的是在《橫濱宣言》中加入「理解民間部門在非洲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預期日本未來對非洲投資項目與計畫仍將是以「民間部門」(企業或非政府組織)為主。日本想藉由國家與民間部門合作共同援助非洲的方式,去抗衡中國以國家之力支付巨額貸款國企的攻勢,這招是否能奏效?攸關日本能否有機會在非洲扳回一城?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