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增6次兒篩 7/1上路

「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適用○到六歲(未滿七歲)兒童,在這年齡區間是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三歲前是關鍵黃金療育期;國健署表示,自七月一日起,全面針對未滿七歲兒童新增六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透過接受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醫師,讓有需要的孩子,能在健康照護與家庭呵護下長大。

依據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要掌握兒童發展與及早發現異常,需醫護人員及家長通力合作,完成兒童發展監測、篩檢與評估這三道關卡。兒童發展的「監測」部分,家長們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家長紀錄事項,觀察且紀錄兒童發展情形;「篩檢」部分,由專業醫師提供篩檢,如發現有疑似發展遲緩問題,則透過衛教、追蹤或轉介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地方政府的評估醫院,進行「評估」與診斷。

為強化「篩檢」部分,國民健康署參考美國疾病管制署及國內專家建議,建立本土兒童發展篩檢模式,並研製臨床醫師使用之標準化篩檢工具,在兒童發展關鍵年齡,加碼提供六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接受過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兒科、家醫科專科醫師或幼兒專責醫師,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四大面向進行篩檢。

馬偕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表示,一名三歲小女生,家裡叫她不理人、時常鬧情緒,透過評估量表發現她的語言認知的面向正常,但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是異常的,經檢查發現是肌肉張力先天性發展弱以致動作慢,因為孩子是聰明的而給她過多東西,反而因動作跟不上而感到挫敗、壓力,才會鬧情緒。

只要孩子具有健保身分,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的六個階段,分別為六至十個月、十個月至一歲六個月、一歲六個月至二歲、二至三歲、三至五歲、五至未滿七歲兒童,每階段各接受一次政府補助的篩檢,亦可配合兒童預防保健執行。家長須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由院所提供篩檢。透過衛福部兒童醫療健康平台https://healthforkids.mohw.gov.tw/HospitalMap?ID=41c424e8-89bc-47df-af0b-d862a526c361「兒童就醫地圖」查詢「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