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9日 柳丁有助護心臟降低膽固醇
柳丁有助於護心臟降低膽固醇
其中檸檬酸預防腎結石形成
維生素C可延緩肌膚老化
更多Heho健康文章
柳丁有助於護心臟降低膽固醇
其中檸檬酸預防腎結石形成
維生素C可延緩肌膚老化
更多Heho健康文章
影響血糖的不僅是嘴巴吃的甜會使血糖過高,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常見致病的原因是攝取過多的熱量,包含甜食、高脂食物、精緻澱粉等。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疾病 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進一步說明,在台灣糖尿病發生最多的就屬第二型糖尿病佔了90%,背後成因基因遺傳、缺乏運動、曾有妊娠血糖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等之外,就是與飲食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吃出來的疾病。 當我們在攝取糖類食物後,經過消化分解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受到刺激便分泌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再轉換成能量提供身體進行各種活動。但當攝取的熱量過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活動的消耗又太少而導致肥胖的狀態,使得我們體內的胰島素代謝出了問題,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也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糖尿只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表現,而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關鍵是「控制血糖」。 潘富子提醒,吃東西時攝取不同的食物會對血糖上升速度和上升幅度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升糖指數(GI)。也別忘了精緻澱粉吃下肚後會產生大量的糖,以國人早餐常吃的的麵包、吐司以及日常三餐最常被拿來當作主食的白米飯,就屬於精
依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與108年相比,發生人數及發生率皆下降。另,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更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肝炎惡化肝癌 固定篩檢追蹤 肝癌的致病因子約有8成是病毒性B型或C型肝炎所引起,配合國家2025年消滅C肝目標,協助民眾及早發現是否感染B、C型肝炎病毒,國民健康署自109年9月28日起,針對年齡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補助終生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民眾可多加利用,瞭解自身是否為肝炎病毒帶原者,如果有B型肝炎、C型肝炎,相關的治療藥物健保有給付,記得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避免演變為肝病、肝硬化,並預防肝癌的發生。此外,肝癌有8成為病毒性B、C型肝炎引起,另約有2成是脂肪肝所引起。正常情況下,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研究指出臺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
日前在美國迅速傳播的變異株XBB.1.5入侵台灣!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最新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結果,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從加拿大入境,主動表示有流鼻水、肌肉痠痛等症狀採檢確診,定序為台灣首例XBB.1.5境外個案。
衛福部統計,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每年有超過1萬2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一名年近50歲的男性上班族經常應酬,重視健康會定期健檢,但有天突然吐血送醫,檢查發現竟是罹患肝硬化;醫師表示,體檢常見的肝指數GOT和GPT其實與肝硬化診斷無關,而是需要另外的超音波、血液檢查。
放假熬夜、工作疲憊讓你有「爆肝」的感覺嗎?營養師指出,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先「養肝」,他建議平時可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優質蛋白質、枸杞紅棗等5類食物,幫助養肝。
[Newtalk新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61例中重症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73例死亡。而今天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有慢性病史的30多歲女性,接種過3劑疫苗,個案於1月26日出現症狀,於隔日採檢確診,檢查有雙側肺炎,住院治療,不過病況仍惡化於2月1日不幸過世。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7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6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69例具慢性病史、47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12月19日至今年2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4日至2月2日。 而今日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30多歲女性,有癌症轉移病史、近期於1月13日曾接受化療,曾接種3劑COVID-19疫苗。個案於1月26日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1月27日至急診採檢新冠快篩陽性確診,檢查有雙側肺炎,住院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2月1日因病況惡化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癌症。 此外,指揮中心今天公布2月3日中國入境篩檢情形,其中桃園機場入境836人,有16人採檢陽性,松山機場則是136人當中無人呈現陽性,高雄機場入境56人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三降,且年後首度跌破2萬大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664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391例本土個案及24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3例死亡。本土新增確定病例較上周同期下降26%,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新增一例青少年重症,為16歲男性因為呼吸困難至急診,發現雙側肺炎及新冠PCR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2,99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594例本土個案及39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3例死亡。
休假期間民眾常常大魚大肉,甜食、餅乾不間斷,熬夜打麻將還與親友飲酒作樂,這樣的飲食模式很容易導致胃部不適,尤其是胃食道逆流。營養師何埻安統整了民眾胃食道逆流的主要原因以及緩解方法。 飲食、作息要注意 胃食道逆流常見原因是「它」 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胃酸過多造成的,最常見的原因其實是暴食造成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營養師何埻安建議,還是盡量三餐定時定量、避免空腹攝取咖啡因、過量菸酒以及暫時避開高油高糖的飲食減少刺激我們的胃部。而腹壓過大,也會導致食物被推回食道,民眾最容易因衣、褲穿得太緊而發生這樣的情況,建議穿著合適寬鬆的衣物來降低腹壓,進而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生。此外,作息日夜顛倒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胃酸分泌。營養師何埻安提到,胃部佈滿自律神經叢,尤其是迷走神經,當生理時鐘錯亂也容易使胃酸分泌異常,建議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睡前吃宵夜及過於亢奮、熬夜打牌。 胃酸侵蝕食道有「這些」症狀 營養師提醒飲食禁忌 而胃食道逆流有10%是由於胃酸不足造成的,胃酸分泌不足的情況會接二連三影響食物的消化(尤其蛋白質食物),造成胃部不適。營養師何埻安指出,平時過量服用制酸劑藥物,容易導致胃酸分泌不足,因為這類藥
元宵按傳統很多人都會想要來碗熱呼呼湯圓,然而小小1碗甜小湯圓,不論紅豆湯或花生湯,熱量恐怕就有半個炸排骨便當,暖了身體卻胖了肚子。營養師建議,如果已經想好要吃湯圓,正餐的飯量一定要減少,最好用鹹湯圓作為正餐,就能暖心又暖胃。 花生湯或紅豆湯小湯圓 熱量等於半個便當 臺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趙馨儀表示,一般紅白小湯圓8至10顆熱量就有70大卡,1碗如果有20顆小湯圓,熱量就有140大卡,約占1碗白飯熱量的3分之1,假使再加上花生湯與紅豆湯,1碗300cc熱量約300大卡,2個相加起來,1碗花生湯或紅豆湯小湯圓,熱量就有440大卡,大約等於半個便當熱量。另外,最近新推出草莓煉乳、雞蛋布丁口味,或是常見的芝麻、花生口味甜餡湯圓,1顆熱量更高達70至80大卡,若吃了4顆甜餡湯圓,等同於吃1碗飯的熱量,如果再加上甜湯,熱量更是不得了,單日熱量總攝取一定超標。 鹹湯圓當正餐吃 這樣吃均衡營養 趙馨儀提醒,把鹹湯圓當正餐吃,就不會額外攝取熱量,如果食譜設計得宜,一個人約攝取360大卡,而且又能補充蛋白質、纖維、維生素等,直接將湯圓作為主食的來源,取代米飯或麵食等其他主食,並且搭配大量蔬菜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嘉義市新增187例確診個案,包含12歲以下16例,12到64歲143例,65歲以上28例。111/1/1截至112/2/3嘉義市累計確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本土病例數為92406人。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提醒,請大家儘速接種疫苗,並持續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及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如出現疑似症狀,儘速快篩就醫和遵從醫囑及早服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並請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壓力調適、不吸菸等健康習慣,提升免疫力,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嘉義縣2/4新增309人確診(含境外3人),累計全縣12歲以下染疫幼童18831人,65歲以上21814人,輕症居家照護1979人。嘉義縣府表示,春節假期結束COVID-19疫情顯有反彈趨勢,確診人數恢復到年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日公布考量醫療量能及其他因素,室內口罩暫不解禁。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春節過後疫情稍微升溫,緊接著來臨的還有元宵燈節及228和平紀念日連假,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診者仍需落實5+n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自主健康管理措施;有症狀應自我篩檢,在家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5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主流病毒株BA.2.75占比有擴大趨勢,也出現首例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介入性心血管科張耿豪主任。 一位50歲男子,在農曆過年期間頻頻買刮刮樂,贏得少輸得多,她的妻子力勸而大吵一架,該男子突然倒地,
[Newtalk新聞] 今日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上午舉辦署長交接布達儀式,任職6年8個月、創任期最長的健保署長李伯璋下台,由衛福部現任常務次長石崇良接任。今衛福部長薛瑞元親自主持交接典禮,李伯璋表示有要務未出席,薛瑞元則在致詞強調石崇良完整資歷並善於協調溝通,石崇良也對接下健保要務覺得任重道遠。 薛瑞元今於典禮上對前署長李伯璋表達感謝,他表示李伯璄自105年5月上任以來,致力推動全面解卡、分級醫療、健保雲端系統以及擴充「全民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功能等多項政策,且對健保改革有其相當貢獻。 而對於新任健保署長石崇良,薛瑞元說明,石崇良具有臨床醫師背景,曾任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以及衛生福利部綜合規劃司、醫事司司長及主任秘書等職務,長期在醫療暨公共衛生行政領域耕耘,資歷經歷相當完整、豐富。 他說明,石崇良在健保、醫療生態及醫療衛生相關法規各業務均相當熟稔,而在石崇良擔任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期間即督導社會保險司及健保署業務,對於健保政策運作,將可無縫接軌並賡續重要業務的執行,也期許社會各界給予健保署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他認為, 石崇良應該對健保署長一職駕輕就熟,只是待遇方面對石崇良比
長假過後,確診人數再次激增,最近研究也發現在確診新冠肺炎後,不僅心臟疾病風險會增加,連糖尿病風險也會攀升。醫師提醒民眾,想要避免確診,除了戴好口罩與接種疫苗外,提升自我免疫力才是有效的方法。 確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許睿涵營養師授權引用迎接新的一年,農曆春節難免吃得多動得少,到底過年怎麼吃比較好,許睿涵營養師在分享過年飲食訣竅,一起來看看營養師怎麼建議吧~每到各式節慶都用這些傳統美食熱量有多高的恐嚇方式在給大家驚嚇,但卻沒有好好說明其實可以用更聰明的方式把慶祝與健康連結起來,所以就讓睿涵營養師來把年菜=高熱量的壞印象從大家的腦袋刷去!撇步一:正念好.好.吃,別自己把自己嚇到不開心、更別自我放棄開始亂吃過年飲食跟平常的每天沒有不一樣,只是選擇變多了,別忘了年菜會連續吃一週、吃到煩,所以別當餓死鬼。把握平時正念飲食原則:飯前飯後30分鐘勿飲用大量湯、水、飲料;每口細嚼慢嚥20~30下;好好品味你在吃甚麼,自然吃飽不吃過頭。撇步二:不過度烹調,烹調時每多加一次工、讓你發胖的"空熱量"便會多加一點上去A、高溫加熱傷身體高溫久煮除了讓油質品質劣化外,食材間也會因為糖分與蛋白質間的梅納反應而產生"丙烯醯胺"這兩類都是會容易讓身體發炎、甚至是提高罹癌風險的"自由基"B、甜酸勾芡升血糖糖醋醬、炸物麵衣、勾芡太白粉都是會血糖快速飆升、徒增熱量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換個料理方式自然
美國杜克大學女籃隊上周敗給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總教練勞森(Kara Lawson)指責是裁判的嚴重疏失,在比賽中誤用了男籃的球,才導致佛大以70比57僥倖取勝,「這讓我們女籃蒙羞。類似的事絕不會發生在男籃比賽,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