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慈濟歷史今天,看到在2012年,高雄杉林的民族大愛小學啟用,揮別八八風災陰霾,再度傳出朗朗讀書聲。2014年,雲林莿桐國小,則是因為老舊校舍要拆除,慈濟協助搭建組合教室,讓孩子學習銜接零空檔。

● 2014年01月16日 莿桐國小組合教室啟用

孩子們表演手語歌,歡喜迎接,因為大愛組合教室正式啟用。

莿桐國小學生:「很好看,謝謝師姑師伯,我覺得這間教室充滿愛心。(那以後會好好讀書嗎?) 會。」

雲林莿桐國小,一棟37年校舍老舊必須拆除,在原地重建期間,學生暫時安頓到活動中心和圖書館上課,但空間實在不夠,慈濟協助援建組合教室。

慈濟志工 黃明良:「大概花了1個禮拜時間,包括鋪連鎖磚,之後開始組合教室,又花了8個工作天,整個工程大概15個工作天。」

8間組合教室,可容納200多位學生,陪伴孩子1年多後,2016年8月4日,組合教室拆除,功成身退。

●2013年01月16日 印尼水患收容災民

雅加達1月13日起,連續幾天豪雨成災,整個市區幾乎泡在水裡,交通停擺,城市癱瘓,受災人數超過9萬人。

受災民眾 德馬古斯:「現在連喝水都很困難,最需要援助食物,只要三餐能溫飽,以後再來打算。」

慈濟印尼分會本日在靜思堂成立急難救助中心,在準備熱食物資的同時,也安置數百位受災民眾。

受災民眾 素爾雅蒂:「這裡有發放協助,真的很感恩,孩子不再受冷、淋雨,這裡也不會有很多蚊子,所以真的很感恩,能夠帶著孩子撤離到這裡。」

志工也在各社區聯絡點,以及環保站提供熱食,每天數千份,有些地方積水未退,志工跟著國軍深入災區。

雅加達第三海軍指揮官 索迪金:「軍方和慈濟合作無間,在我們所設立的急救站,還有慈濟急救站,提供物資援助。」

馳援雅加達水患,從1月中旬到2月上旬,志工投入約2000人次賑災,發放近7萬份熱食,物資幫助近23000戶,賑災行動告一段落。

●2012年1月16日 高雄民族大愛小學啟用

敲響鐘聲,象徵希望,杉林園區的民族大愛小學,2011年4月動土,工期不到1年,正式揭牌啟用。

慈濟志工 杜俊元:「高雄民族大愛小學的整體規畫,結合了園區自然景觀,及社區人文特色。」

民族大愛小學占地2公頃,有24間教室,校舍採鋼骨結構,洗石子外觀,結合自然人文的校園,傳承希望使命。

時任教育部長 吳清基:「感謝慈濟播下這顆愛的種子,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跟充滿了期待。」

原本學校在八八風災時嚴重受損,全校103位師生被安置到旗山國小,其中有一半的學生來回學校和住家要30公里,民族大愛小學的誕生,孩子們再也不用舟車勞頓。

家長會長 高阿美:「吃早餐很趕,這對我們來講,對媽媽來說很不捨,現在來說,學校就在隔壁而已,不用5分鐘就到了。」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強烈冷氣團 北部入夜下探10度
BBC衛教分享紅斑性狼瘡 許寶寶醫師回饋緬甸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