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慈濟歷史今天,2008年,后里環保站啟用,廢棄工廠活化,成為社區淨土,也是寶特瓶回收的重要集散地。同時,要緬懷慈濟花蓮第一位慈濟委員、被形容是後山土地公的「王成枝」。

●2019年2月17日 慈濟志工王成枝追思會

花蓮玉里鎮第一位慈濟委員「王成枝」,本日舉行追思會。

王成枝的兒子 王文輝:「對您無限地懷念和追思,願您萬緣放下,菩薩接引,乘願再來。」

5日晚間,王成枝安詳離世,享耆壽104歲,他是早年籌建慈濟醫院的大力支持者,為了勸募善款,足跡遍全台。

慈濟志工 王成枝 與 會員:「好命人。好,謝謝。」

會員最多時超過4千戶,王成枝收善款時,環島旅行,一步一腳印的志工之路,從52歲做到100多歲,超過半世紀的行善大願,被喻為「後山土地公」。

慈濟會員 徐細妹:「不簡單,真的不簡單,他什麼都很清楚耶。」

慈濟志工 王成枝 :「2400元。來,再走。」

從中年到老邁,王成枝始終用單純一念心做慈濟,發揮了人生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好人生,堪讚歎,40~50年如一日的,做他想做的,做到最後,典範,我們都可學習,這樣才能法脈相傳。」

●2008年2月17日 后里環保站啟用

慈濟志工 王嬌:「我們在這裡增設一個環保站,就是希望就近的老菩薩能夠隨時都來做。」

這裡原本是一間廢棄工廠,志工的投入,轉變成居民的環保福地。

環保志工 林謝秀妹:「我很快樂,這麼多人,大家聊天。」

入口處是志工彩繪圍牆,裡頭還有寶特瓶的裝飾牆,加上水立方裝置藝術。

慈濟志工 林心罕:「一塊來省水,讓大家知道清淨在源頭。」

另一重任,是寶特瓶集散中心。

慈濟志工 王坤河:「寶特瓶回收,然後切粒、抽絲以後,製成我們的環保產品,有毛毯,有衣服,有我們的圍巾。」

學生:「我現在脖子上這條圍巾是寶特瓶做的,我聽到了之後,感覺很新奇,才知道原來這些寶特瓶也可以重新再利用。」

慈濟志工 徐惠玲:「這裡是慈濟百貨公司,我們會把所有可用的東西細分之後,當我們要去做環保DIY,就可以找得到。」

●2008年2月17日 石牌環保站啟用

台北石牌環保站,本日啟用,慈濟志工高明善無償提供土地。

慈濟志工 高明善:「那一塊那麼小能做環保站,我常常覺得不太起眼,但是上人說,屋寬不如心寬。」

環保志工 王小姐:「我憂鬱症有2到3年,平常都是躲在家裡面,最近有比較好一點。」

環保站的建材,是921地震援建的組合屋,回收再搭建。

慈濟志工 朱麗華:「走入寶山展道氣,修心修福也修慧。」

環保志工 郭秋玉:「我96歲了,歡迎大家來做志工。」

●1996年2月17日 台中三溫暖大火關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春暖花開!明日各地高溫25~28度
大林慈院綠生活 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