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大量中東、非洲和南亞等地的難民經由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進入歐盟國家尋求避難,引發歐洲難民危機。其中塞爾維亞是主要中繼站之一,慈濟從2016年開始與塞爾維亞的難民委員會合作,給予熱食與冬衣發放,援助這群離鄉背井的人們,至今愛的腳步未曾離開。

●2019年3月10日 台中慈院首屆金象獎

台中慈院聽語中心首次舉辦金象獎活動,邀請裝有人工電子耳的聽障者,在網路分享1分鐘的發音影片,共有23位參賽,這對兄弟拿到網路人氣獎。

人工電子耳患者 鄭小弟:「原本早上起來就很期待,很期待說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金象獎的象,是指有著大大耳朵的大象,也是聽語中心的精神象徵。目前台中慈院裝設人工電子耳已超過300例,成功率百分之百,更是創舉。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外科主任 吳弘斌:「(原本)在核磁共振上幾乎看不到神經,不過裝上電子耳之後,他不但聽得到聲音,從無聲到有聲世界,還可以背這麼好的唐詩,非常不容易。」

●2018年3月10日 捐贈塞國難民委員會冬衣

德國慈濟志工 陳樹微:「先來一位,搶先試穿看看。」

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感恩塞爾維亞難民委員會對難民的照顧和辛勞,專程從台灣送來600件厚外套,不僅保暖舒適,大小尺寸齊全。

難民委員會委員 亞歷山大:「我有200公分高、體重160公斤,平時我穿的衣服都太小了,洗過兩三次以後還會縮更小,這件外套超棒的,你看,很適合我。」

2017年塞爾維亞志工來到台灣,參訪環保站留下深刻印象,親身穿到回收寶特瓶做成的外套,這分心意比冬日的陽光還要暖和。

塞爾維亞志工 塔瑪拉:「慈濟是所有的團體中第一個想到並做到照顧委員會的人,慈濟知道糧食局的人在這裡的工作有多麼艱辛。」

捐贈儀式分別在歐普及克爾尼亞察難民營舉行,由歐洲慈濟志工代表送上。

德國慈濟志工 范德祿:「慈濟很感恩大家,尤其在這麼艱困的時候,每天願意付出協助慈濟發放,這次捐贈外套表達心意。」

●2010年3月10日 智利強震慈濟動員勘災

2月27日,智利發生芮氏規模8.8強震,道路、橋梁、建築物倒塌,災情嚴重。鄰國阿根廷慈濟志工本日經由首都聖地牙哥,進入重災區實地訪察。

阿根廷慈濟志工 洪良岱:「我們這一兩天所看到的這整個重災區,我們做了初步的共識,我們要做一個緊急的發放,發放毛毯、塑膠布,還有食物,那食物是以當地的主食來做考量。」

地震滿月當天,志工與當地台商僑胞合作,展開首次發放,短短一個月內圓滿3地大型發放,幫助2500戶災民。

災民:「你們對我們非常好,我感覺到你們真心地來幫助我們,真的很怕海嘯再來,所以心裡很不安,現在冬天快到了,最需要的就是食物,船毀了,我們沒有漁船工作,沒工作就沒有食物。」

時任參議員 亞拉罕卓 布萊恩:「你們來不只是帶給物質上的幫忙,還帶給災民精神上的慰藉,我代表我的國家第八省,還有我的家人,感謝從世界各地來的慈濟人。」

同時舉辦感恩茶會,台商僑胞參與踴躍,進而促成5月智利聯絡點成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日夜溫差逾十度 早晚多添衣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 李秀敏解開葉綠體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