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事件一年後 輔導搶救勇者 主管能做什麼?

【0402太魯閣號失事周年專題四】

TCnews慈善新聞網「0402事件」採訪團隊從2021年事件發生後,到2022年3月,近一年的時間,一直與當時投入救災第一線的警消人員保持互動與關懷,這一年來,包括第一線人員如何走過見證無常所產生恐懼的陰影、警消主管與政府部門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心輔的機制與看法、當時協助輔導的醫療與心輔體系的輔導看法,及救災第一線的警消人員個人如何自我療癒等面向,做有系統且深度的探討。

面對第一線搶救人員心理創傷關懷問題,花蓮縣消防局長林文瑞指出,同仁救災時面臨血肉模糊、支離破碎,平時雖然偶爾會遇到,但沒有遇到這麼慘烈的狀況,這一次0402事件共有49位罹難,有的因為高速的撞擊肢體分離破碎,現場慘不忍睹,同仁身處在密閉空間,又在隧道、擁擠的車廂裡,屍體的氣味、隧道的機械廢氣味…在密閉空間通風不良,同仁不僅要面臨現場慘不忍睹的景象、還要面臨氣味,雖然同仁偶爾也會看這種狀況,但第一次看到這麼慘烈。

林文瑞局長提及,花蓮縣消防局救護義消大隊長吳坤佶本身是骨科醫師,經常在開刀房看到一些畫面,但他這次在災難現場也感覺很難受,更何況我們同仁一下子面臨這麼大的傷亡,每一個人都造成很大的心理衝擊。從各分隊反應有一些現象:當天回來的同仁有的臉色發白,基層主管第一時間用宗教信仰,例如帶到宮廟,這是分隊上比較能安撫同仁情緒的,或是帶去收驚、去一趟寺廟把氣場轉換。但仍有同仁情緒無法立即平撫下來,或是不敢立即回家,先在分隊洗澡甚至洗好幾次,心情平穩或在外面晃一下再回家,因為他們不想把這種氣息、氣氛帶回家。

林文瑞局長提到,花蓮縣消防局有一位義消是最早抵達的救難人員之一,救災勤務結束後,就在家裡藉酒消愁,看能否放鬆睡著。有一次,義消的老婆就來問他,是不是有救到一位長髮女生,他就說有,原來是他老婆夢到一位長髮女生來託夢,請她代為感謝。林文瑞說,聽到這種案例,讓他們深感事態嚴重,就立即啟動心理協助方案。

林文瑞說,0402事件對警消的後續關懷,感恩花蓮縣政府、慈濟醫院、花蓮縣諮商心理師公會主動提出協助、提供管道,例如:遇到什麼情形可以怎麼處理,一時無法處理可以找某某醫師,就是有關心理治療等,好幾天睡不著可能就必須藉藥物度過急症期…進一步需要什麼處理,把後續出來的管道建立起來。但,有時我們也不能太介入,因為很多同仁會有自尊心,怕面臨這種狀況會顧及面子,不敢講出來。此外,在我們建立管道透過醫師來處理時,這部份也要處理得宜。

林文瑞說,一些宗教團體也有來提出協助收驚,有些年輕人可能比較不信這一套,但是還是有部分的人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不是短暫可以處理,有些目前可能感覺不怎麼樣,可能1-2年遇到某種情境,心中的魔鬼就跑出來。

例如,有一位同仁0206花蓮震災後心裡沒有感到不適,但在去年4-7月一直有地震,喚起這位同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搖就驚嚇到無法睡覺,他的驚嚇除了擔心自己房子是否安全,還擔心民眾安全。後來接受醫療治療,1-2個月後才能安心上班。「有時候現在沒有顯現出來的狀況,不保證之後不會。」像這位同仁,他說睡不著我們趕快幫他找管道協助,但這是他願意開口,如果他沒有說,我們也不會知道。

林文瑞說,消防署在0402事件後也訂定「消防機關因應重大災害事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指導原則」,相信,之後有這種狀況產生,就可以由機關負責費用。

林文瑞在0402事件結束後背部痛了一個月,就醫後以為打一劑鬆弛劑應該會好,但打了第二劑還是沒有好,後來將肌肉緊繃推開加上針灸中西醫整合,治療三、四次才好。林文瑞說,也許就是太勞累,睡覺沒有翻身壓迫,或是壓力大,自己以為沒有壓力,結果其實就是壓力。

警界出身的林文瑞表示,消防的壓力是突然事件的壓力,警察的壓力是長期累積的壓力,自己平時透過運動舒壓,「如果壓力大到喘不過去,我會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釋放,運動是最好的舒緩劑,身體緊繃動一下也會比較好。」

因此,0402事件,當時投入搜救任務的警消,看到隧道內慘重的死傷或殯儀館殘破的大體,面對家屬認屍的情緒,或多或少都面臨到不少心理陰影及情緒壓力,國內的現有機制,對於警消執勤人員可能存在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從搶救第一線人員的教育訓練或心理輔導機制如何?在在都受到關切。

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主任梁國偉認為,強化消防人員的心理,可以透過不斷的訓練養成。訓練是消防人員最大的福利,有完備的訓練,技術、體能、心理都已經健康,去執行救援任務,先保護自己再去救人。如果自己保護不了,原本要救一個,變成別人要多救一個人或一組人,這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

梁國偉指出,在南投竹山的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有剛考上國家考試後來受訓一年的特考班學員,也有警專及警大消防科系的學生,他們接受初階通才教育,包含水域、陸域等各方面去學習,過程中就有淘汰機制,無法通過,不適應這種高壓力,就無法成為一個合格消防人員。等到分發到各縣市,因應住宅區、工業區等各縣市消防局遇到的狀況,消防員可再到訓練中心做一些更專業的訓練。而消防署也在推動消防員接受高階訓練、成為教官,回到所屬縣市消防局教學,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撰文/林弘展、陳誼謙;攝影/蔡哲文、陳誼謙、許榮輝